“数字经济第一城”“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全球移动支付之城”……近年来,数字经济迅速发展,这些冠在杭城的前缀,都是杭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引领产业发展的“指南针”。在这条数字大道的背后,国际化标准已经融入杭州的“神经末梢”。目前,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心指导下,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标准引领发展在国内外实践中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积极推动设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321),并成功实现ISO/TC321秘书处落户杭州。该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将于11月5日~7日在杭州召开。
先行先试
争当全国电子商务
标准化“排头兵”
“杭州是个具有‘网红’特质的城市。这离不开杭州浓厚的电子商务产业氛围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五大产业保持高增长,杭州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
在杭州,随着淘宝、天猫、网易等联手布局的“电商矩阵”崛起,中国超过80%的大小电商App、网红主播卖家、创业孵化公司,栖息在此地。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方兴未艾。作为中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8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有近8000家。阿里巴巴天猫国际和考拉海购平台占中国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份额的一半以上。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业务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境电商B2C平台。
在此背景下,杭州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并先试先行。2016年4月,“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3)正式成立,秘书处落户杭州。
据了解,秘书处单位为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单位。该标技委负责统筹协调电商相关各方的资源和合力,规划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牢牢抢占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话语权,开启了以标准化手段引领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新阶段。
目前,《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术语》《电子商务平台商家入驻审核规范》《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信息展示要求》《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等4项推荐性标准已发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抽样方法》和《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查处取证规则》进入报批阶段,《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质量评价结果采信指南》《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平台通用技术要求》《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产品电子中文标签规范》《跨境电子商务质量风险识别规范》等10余个标准已立项。
同时,秘书处还推动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企业开设“标准化战略工作室”,帮助电商企业提高质量管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