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发展定位,如同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再一次吸引了海内外的全球关注。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有社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陈宗建,作为一名新经济专家、更是一位在深圳市场经济搏击了30多年的老深圳人,近日在接受美国华文新锐媒体《中美创新时报》的专访时表示,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深圳率先打造“人工智能+”国家核心示范区适当其实。
三大历史契机
陈宗建介绍说,近年来,中国一直以增强原创能力为重点,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18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他对照国家发展战略,深圳在发展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和竞争力?陈宗建对此表示,深圳一直是以创新为这个城市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创新之魂赋予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更大可持续性空间。因此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具有创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陈宗建作为一名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1984年就开始在深圳学习工作、尤其是在深圳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了30多年的一名老深圳人,他对于深圳的创新有着深刻的体验,时时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去适应深圳发展的潮流,从而提出自己对于深圳时代发展的有益建议。
陈宗建认为,深圳作为广东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的主要集聚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半导体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拥有像华为、腾讯、平安等一批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头企业,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记者也从有关资料了解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创新人才高度集聚、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资本市场活跃,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人力、技术、应用、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营造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根据亿欧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城市排行榜》,从企业规模、政策基础、科学技术、产业基础和资本环境等五个层面测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力和前景,深圳的各项指标表现优异,位居全国前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在技术落地,实现商业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