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7年创业史,实体经济始终是无锡高新区最大的优势,制造业如基因般在这里扎根。一代代新区人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奠定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全区确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命科技、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抢抓机遇,项目为王。”人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优质项目纷纷抢滩落户,为无锡高新区注入了强劲动能。2月19日,总投资10亿美元的LG化学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6月10日,江森自控亚太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签约;9月4日,捷普电子“5G+”智能制造创新应用中心启动……今年上半年,全区新批超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300.3亿元,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
集成电路是无锡高新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今年以来,SK海力士二工厂项目和华虹无锡项目一期先后投产,无锡高新区将成为全国首个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破千亿的高新区。加上华润微电子、海太半导体、英飞凌科技等企业加持,涵盖设计、制造、封测及支撑配套业的集成电路全产业“生态圈”已然形成。
打造物联网产业高地,这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回首10年之路,无锡高新区坚守初心、保持定力、真抓实干,在中国物联网版图上留下了鲜明的“太湖印记”。全区高起点定位谋划,以全球的开放视野,在创新发展中着力提升物联网产业的集聚度和引导力。目前,全区聚集物联网企业1200余家,产业规模达到1600亿元,形成全国首屈一指的产业集群。
产业强区、转型升级,是无锡高新区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该区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促进关键工序和生产过程智能化。今年上半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先导智能、威孚科技入围省级“智能工厂”,实现了省级智能工厂零的突破。该区获省级认定的总部企业达到19家,占无锡全市的53%,其营收占全市总量近七成,引领效应、聚集效应充分显现。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产业项目的“硬投入”,离不开营商环境的“软支撑”。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无锡高新区积极优化服务“含金量”,为广大企业扎根发展提供最优越的环境。市赋权清单综合承接率达75%;落实“证照分离”和“证照联办”,目前新开办企业名称核准和注册登记由12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直通车”已服务重大项目30个,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所需材料精简60%,全流程审批时长压缩至22个工作日;在省政务服务网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占比99.6%,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