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确定近三年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时间表和施工图。2018年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行动计划》进行权威解读。
接下来,北京将紧紧围绕《行动计划》,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营商环境打造成北京高质量发展“金钥匙”。
改革之路:优化营商环境北京永不止步
就全国而言,北京营商环境一直处于领跑位置。
在世界银行10月31日公布的2019年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中国排名大幅提升,从78位提高到46位,北京作为两个样本城市之一,作出了首都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在获得电力、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在国家发改委对国内22个主要城市开展的营商环境试评价中,北京综合排名第一。
然而,营商环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起点上,北京将以“壮士断腕,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加力、不断提升,继续做好改革的先行者、领头羊。
弄潮儿向涛头立。为了谋划好下一阶段的改革,北京市发改委会同56家单位,对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任务进行逐项研究讨论,并广泛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中小企业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确定了近三年北京营商环境改革的时间表和“施工图”。
统筹之略:建设智慧政务打造北京“案例”
以“六个统一”的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为技术支撑,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四大示范工程”,努力在全国形成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
这份沉甸甸的《行动计划》,饱含了北京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更加注重企业需求和用户体验,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唯一标准。
更加注重转变职能和优化流程,把打通制度瓶颈和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作为营商环境改革重点,推进审批流程再造简化。
更加注重“互联网+政务”建设,深度挖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更加注重首善标准和国际视野,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北京创新发展优势和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和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