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0-25

  福州新区是全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截至目前,这个国家级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9100余亿元,建成及部分建成280余个项目,开工及部分开工530余个项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福州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新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挥先行先试功能,积极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全力加快基础建设,推动转型升级,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正努力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示范,努力干出新区速度,树立新区形象。福州新区正逐步成为引领发展排头兵、改革创新试验田、生态文明新示范和福州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聚焦区域开发拉开城市建设框架

  福州市按照“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功能组团分别推进”的发展思路,推动福州新区重点组团开发建设,着力拉开城市框架。

  一是启动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持续对标先进地区,成立了由24位国内规划设计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团队,已完成滨海新城核心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森林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等47项规划成果。加快项目建设,共策划生成265个项目总投资约3148亿元,累计开工项目141个,完工项目27个,完成投资约845.6亿元,核心区在建工程564.17万平方米,路网、水网、绿网74.42千米,塔吊桩机400台,施工人数逾1.6万人,加快推动滨海新城综合医院、复寅精准医疗精准医疗产业创新中心、安置房1~4期、东湖湿地公园等加快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滨海新城、福州新区核心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智慧城市。

  二是提速建设三江口组团。按照“一带、一心、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策划生成144个项目总投资约1127.52亿元,累计开工项目86个,完工项目11个,完成投资约309.52亿元,推进嘉里集团樟岚项目、清凉山城市休闲区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马航洲湿地修复保护工程力争年底基本建成,积极打造福州城区最美区域。

  三是加快打造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正式启动琅岐文旅体验中心、田园综合体一期花海、望江楼度假中心等首期项目建设,目前项目用地规划调整、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今年下半年再启动一批新项目,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岛。

  同时,突出协同联动,同步推动福清湾、江阴湾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新区。值得一提的是,福州新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更加注重绿色生态、产业支撑、民生福祉和文化传承,为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快

  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福州新区持续抓好产业优化再造,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产业累计投资4276.22亿元。

  一是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尾物联网产业园成立了全国首个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揭牌运营,车联网EMC暗室、OTA实验室等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二期项目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园区内已通过认定的物联网企业达104家,完成注册企业203家,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各类技术研发机构34家。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着力打造以“大数据+”为发展重点的宜居宜业智慧城市,已建成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和省级“政务云”“商务云”、超算中心二期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引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带动300多家大数据企业集聚发展。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目前已经引进36个食品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45亿元,加快推进中国-印尼“两国双园”、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农业产业合作区建设,成为全球食品展示交易集散中心,推动“一带一路”国际食品产业链合作。

  二是推动纺织化纤、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改造。福州新区重点推动以骏鹏智能制造、国发重工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恒申合纤、立华智纺、锦江科技、景丰科技为代表的纺织上下游智能制造产业,以金强建材、博那德钢构为主的装配式建筑产业,以大东海实业为龙头的新型冶金产业等特色产业,不断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力度,引导现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恒申控股集团收购了福邦特荷兰己内酰胺工厂全部股份、福邦特中国南京己内酰胺工厂60%的股权,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并率先打通上下游共8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己内酰胺年产能达108万吨,形成了以己内酰胺生产为核心的辐射全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465亿元,是目前世界领先的显示产品生产线,项目的引进实施将加速推动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升级换代。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