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山二水一分田”,资源优势不明显,这是温州。
“每9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民营经济活力足,这也是温州。
从偏于一隅、一穷二白变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再到奋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几十年来,温州以先行者的姿态,领跑民营经济发展。数据显示,温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3亿元跃升到去年的6006亿元。
瓯越大地,动能澎湃。多年来,温州加快“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转变,已成为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43个“国字号”工业生产基地,涌现出康奈、正泰、森马等17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5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00多个国家免检产品,品牌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机器换人”:打造“温州智造”样本
正泰集团自主研发的自动总装线,一条线产能达到11000台/天,效率提升50%;报喜鸟服饰“云翼互联”智能制造体系,仅通过一台平板电脑就可以实现西服在线订制……在产业发展中,温州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深化“两化”融合,加速智能制造,助推传统产业整体提升。
在温州康奈集团,企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为推动传统鞋业企业转型升级,康奈通过品牌升级、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智能制造,已蝶变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在该集团划裁料车间,两台自动切割机正在作业,这样一台机器相当于4个切割工人的效率,机器可检测到一张完整皮革中细微差别的皮质,让皮质更精准对应相应鞋子部位的需求,达到最高的利用效率。
“机器换人”已席卷温州鞋革业。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温州鞋革的品质有所提升,且愈发稳定。康奈集团曾代表中国鞋企参与鞋类国际标准制定;奥康获得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也是全国皮革行业首家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
近年来,温州做好传统制造业“智能升级”这篇大文章,着力构筑“一核两区多点”产业空间格局,着力打造技术、人才、资本集聚的智能制造发展核心区和示范区。同时,根据各地块状经济特点突出优势特色,规划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支持创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特色小镇。今后三年,温州将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500家以上,新增10个智能化产品示范项目、工业机器人应用1700台,打造20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示范项目,实施10个园区智慧化改造项目。
“亩均论英雄”:从追求产量到专注质量效益提升
作为国内电器龙头企业,正泰集团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导向,成立精益生产研究院,构筑具有正泰特色的“精益智造”生产系统,全面提升“精益智造”水平,提升了发展质量效益。像正泰集团一样,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得益于节能降耗项目的实施,公司连续3年被评为A类企业,减免电费近600万元、税费500多万元。
为引导企业走节约化生产之路,温州市早在2012年就实施“亩均论英雄”。通过亩均税费、税费总额等考核指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过去很多企业贪大求全,一味追求产值、规模。现在是主动技改,这种节约发展意识正深入人心。”温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