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展“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纪实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0-15

  “我们是银行工作人员,此次来访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看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可以帮忙解决的。”这是今年以来广东省银行机构工作人员走访企业的一个场景。

  据悉,为破解银行与民营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满足其融资需求,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会同广东银保监局发起了“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依托“粤信融”平台开发“广东省企业走访管理系统”,组织银行机构在一年内主动走访省内超过100万家暂无贷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企业有需求,银行就有行动。跟随着金融工作者的步伐,《金融时报》记者决定去探访他们“访百万企业”背后的故事。

  “企业上门”变“银行上门” 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9月的一天,在走访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广州金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的研发投入比较大,由于以前没有了解过银行有什么相关金融产品,也没有申请过抵押贷款,只能通过把公司股份稀释给投资人或者民间借贷来筹集资金。今年年初投资人撤资让企业一度陷入困境。”金盛公司副总经理田志广告诉记者。

  这个案例从侧面反映出银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开展专项行动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举措。

  “‘无贷’企业是指暂未获得银行授信的‘待访企业列表’中的企业。一方面,银行急于推广‘好产品’,但联系不上企业的‘关键人’;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有融资需求,但对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缺乏了解。我们开展专项行动就是要紧紧抓住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个关键问题,让‘适宜的融资产品’匹配‘适宜的企业’。”人行广州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张志东表示。

  顺德以家电制造闻名,产业配套完善,但有不少提供配套服务的小微企业对信贷融资接触甚少。跟着顺德农商银行的走访人员,记者来到佛山市顺德区京兴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的设备有20台左右,机器是半自动化的,员工不到20人。”京兴公司总经理曾建兴告诉记者,“以前真的不知道怎样向银行贷款,也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企业能不能贷款。”

  经顺德农商银行走访人员介绍,京兴公司虽然规模很小,但在佛山相关行业中却是首屈一指的。走访后,该行向京兴公司发放了一笔100万元的抵押贷款。

  据悉,人行广州分行通过组织省内20个地市银行机构的网点信贷人员主动走访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融资意愿,宣传金融知识、政策和产品,在银企之间建立信息对接有效机制,让民营和小微企业感受到充足、专业、及时、亲切的正规金融服务。从“抵押贷”到“信用贷”、从“拒绝贷”到“上门贷”,帮助企业消除了跟银行打交道的顾虑,达到了银企“双赢”的效果。

  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助银行快速“扫街”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提交了相关资料,没想到不到一个月200万元的信用贷款就到账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敏感慨道。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前都是依靠股东的自有资金和公司的净利润进行投入,曾因抵押物不足基本无法融资。

  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石葛铭告诉记者:“通过主动走访考察,发现源创公司满足我行服务科技型企业相关金融产品——中银科技通宝的准入要求,便立即为其量身定制信用贷款200万元的授信方案,一个月内便完成了审批及放款流程。”

  据了解,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借助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依托“粤信融”平台开发了“广东省企业走访管理系统”。银行通过该系统查询企业信息,主动走访对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状况,宣传金融支持政策和金融产品,并在系统中记录走访情况。人民银行通过该系统掌握银行走访进度,统筹组织走访工作。银行在调查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及融资需求后,可结合企业及企业主的结算、工商、征信、税务等信息,运用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快速匹配金融产品。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