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才争夺的赢家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0-10

  日前,第一财经发布了2018年十大最具消费力的城市排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武汉、成都、深圳、南京、苏州和杭州,其中武汉增速最快,面对消费吸引力进一步集聚的武汉,中国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整理了2019届校园招聘,对武汉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带你看一下“抢人大战”之下的武汉。

  武汉盛产桃李,成为宣讲高地

  根据梧桐果数据统计,2017届中国校园招聘武汉共举办宣讲会5726场,2018届中国校园招聘武汉共计举办宣讲会8743场,2019届中国校园招聘武汉共计举办宣讲会13892场,涨幅明显,毕业生需求量迅速攀升,武汉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喜爱。在2019届中国校园招聘宣讲会场次城市排名前十中,武汉力压北京和广州位居第二,举办场次为13892场。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全国2688所普通高等学校广泛分布在335个城市,其中武汉以82所高校位居全国第二,坐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全国顶级985高校,是全国互联网行业优秀人才的头号供应商,还设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五所实力非凡的211高校,真正的中部人才高地,高校的数量决定了一个城市举办宣讲会的场次,武汉盛产桃李,拥有的高校数量众多,其宣讲会数量自然名列前茅。

  根据近期出炉的《武汉市引才育才年度重点任务及资金安排》,武汉市将每年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开发,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放宽年龄限制条件,并取消择业期限制条件,提升武汉人才引进的速度。

  留住芬芳,武汉校招需求一马当先

  根据梧桐果数据显示,在新一线城市2019届校园招聘需求量排名中,武汉占比11.12%排名第一;杭州排名第二,占比10.25%;天津位列第三,占比10.16%。

  众所周知,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近年来,武汉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随着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武汉经济“含新量”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新职业不断涌现,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职业需求逐步旺盛起来,显著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空间。

  在2019年初,武汉市发改委介绍,2019年将着力六个方面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将聚力推动制造业发展,深入实施“万千百工程”,加快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与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还将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发展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国光谷在武汉的落地,武汉抓住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将创新发展落实到方方面面,以更多创新研究成果引领国际光电子发展趋势,吸引更多企业以创新产品引领国际光电子市场,以此为基点,推动武汉经济发展,不但出现了斗鱼、卷皮网这样的本土公司,还有小米等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武汉设置总部,武汉迎来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机遇期,人才需求攀升。

  民企校招发力,助推武汉打造中部人才高地

  根据梧桐果数据统计,就2018-2019届武汉校园招聘需求量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在2019届校园招聘中的需求量依然最大,占比为51.18%,较2018届中国校园招聘提高了5.9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招聘需求量位居第二,其占比达22.49%,较2018届中国校园招聘需求量提高了2.61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进一步的打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和增长最强劲的一部分。近年来,武汉大力倡导新民营经济并提出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叫响“校友经济”,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全面推进“资智聚汉四大工程”,这些举措充分激发了民企活力,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中,武汉有13家企业上榜,同比去年增加了3家。

  在武汉,民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在武汉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至2019年6月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18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数量的96.8%,新增就业80%集中在民营企业。两年多来,以小米、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60多家知名企业,已经先后将总部或“第二总部”落户光谷,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第二总部现象。这些知名企业可以给武汉带来高科技和高端人才,还可以带来高端业务板块和就业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创新驱动发展,武汉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根据梧桐果数据统计,在2018届校园招聘武汉行业需求量排名中,建筑/建材/工程行业占比16.66%,高居第一;机械/设备/重工行业占比5.62%,位居第二;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位居第三,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仅排名第十名。在2019届校园招聘武汉行业需求量排名中,前三名分别为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建材/工程行业占比进一步下降,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占比上升,通信/电信/网络设备行业不仅新上榜前10,更是冲到了第五名。

  创新驱动发展,武汉在扩大传统汽车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先机和产业高地,着力打造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迭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产业版块达到5000亿元规模。 目前,武汉已有5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投产,还有两家在建。燃料电池和电池材料方面均有突破,可以做到充电5分钟续航300-500公里水平。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则聚集了光庭科技、北斗依迅等创新企业,引进了雷诺等世界知名企业参与国家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方面,武汉市一方面延伸预制棒-光纤光缆-光芯片、光器件为核心环节的光通信产业链条,强化行业“领跑者”地位。预计到2020年,光通信产业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另一方面,武汉通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产业链体系,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由过去的“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目前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已经开建,华星光电和天马的两条6代新型显示生产线即将量产,且两家企业还将再分别投350亿元建柔性显示生产线,移动终端领域通过联想把中兴和华为引入武汉,预计2020年手机产量可达2亿部。同时,武汉市发挥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生物园区第二的优势,以生物城为核心,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三大板块,打造产业集群。到2020年产业规模可达3000亿元。

  涨涨涨,19届留汉毕业生薪酬破6K

  根据梧桐果数据统计,2018届高校毕业生武汉岗位平均薪酬为5372元,相比2017届同比增长10.51%;2019届高校毕业生武汉岗位平均薪酬达到6009元,相比2018届同比增长11.86%。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今年上半年,武汉帮扶大学生就业,累计建设大学生实习(训)和就业见习基地750个以上,组织大学生实习(训)和就业见习3.5万余人,发放实习(训)和就业见习补贴近800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3338.44万元。如今武汉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上正发挥其优势,努力提高武汉高校的科研实力转化为市场成果的造血能力,以光谷为例,目前已形成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653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从2013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7位,创新驱动发展,为了吸引人才,所以高额的薪资是基本的招聘竞争标准。

  如今的武汉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人才的吸引力,毋庸置疑比当年更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和“北上广深”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热干面和豆皮好吃,凯德西城和楚河汉街很繁华,绿地中心和707高楼能成为武汉的名片,但是谁会为了热干面和汉街留在武汉呢?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好的硬件设施,更符合物价的薪资水平,更恰当的利益格局和人情观念,更自由开放的思想,以及更包容的城市文明。当武汉能在这些迎头赶上的时候,这座城,才是真正的“留得住人才”。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