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是深圳的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其在湖南长沙设立子公司已一年有余,成为长沙市人工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无独有偶,长沙比亚迪也已持续领跑长沙汽车产业。这是记者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聚焦长沙优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中得到的信息。
当深圳“智造”遇见湖南“速度”,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一斑,这也是长沙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据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长沙累计有市场主体超过100万家,平均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达1226家,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据了解,今年以来长沙市以“营商环境优化年”为抓手,从企业发展的生命全周期入手,对各个环节的制度、流程、时效予以提质增效,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长沙的营商环境在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20位跃升到2018年的第9位;软环境排名第2,仅次于深圳。
长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谭小平表示,今年以来,长沙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日益优化。
雨花区是长沙的“东南门户”,是湖南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之区,也是湖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大族激光、比亚迪等子公司即坐落于此。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则集聚三一集团、铁建重工、上汽大众、广汽三菱等一批知名企业。
在天心区,文和友、茶颜悦色、火宫殿等,都是带着顶级流量光环的“网红打卡地”,其“夜间经济”是天心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名片,也让“老长沙”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