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启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9-24

  “今年订单的增长远超生产能力,现有几条生产线都开足了马力。”东莞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爱明眼下正在为筹建新厂忙碌,扩大产能、争取更大市场份额是这家企业未来两年的目标。

  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工业经济仍走出不错行情:1-7月,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民营企业挑起“大梁”,同比增长14.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7%,技改投资增长24.5%,在珠三角九市中,工业投资增速排名第一位。

  民企成稳定经济的“基本盘”

  位于清溪镇的快意电梯是东莞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20世纪80年代,很多港台资企业在东莞开厂,需要运货用的电梯。镇里负责招商的政府人员找我们商量,我们就找到东莞机械厂一个老师傅,拿着电梯图纸‘土法上马’了。”罗爱明说。

  1989年生产出第一台电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今天,快意电梯已成为年销售8亿元的上市公司。

  在东莞,很多本土企业有着类似的经历,在为外资企业配套过程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行业“领头羊”。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东莞民营企业登记注册突破116万户,贡献了全市五成的生产总值,六成固定资产投资,七成税收,八成技术创新成果和九成企业总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主力”。

  “敢投资、稳投资”信心从哪来?

  风浪越大,越显出“弄潮儿”的本色。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东莞工业投资逆势上扬。1-7月完成工业投资338.14亿元,同比增长22.7%,比去年同期增速高30.2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231.93亿元,同比增长24.5%,比去年同期增速高21.8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是反映企业家信心的重要指标。内外承压下,企业“敢投资、稳投资”的信心从何而来?

  来自民营企业根植性优势。东莞靠“三来一补”起家,历史上外资在工业经济中比重最高时达70%以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太过依赖外资的东莞却因“内功”不足,一度陷入伤筋动骨的“失落期”。“去腐生肌”十年后,再次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局面,民营实体企业实现“逆袭”,成为东莞在市场波动中“站得住、站得稳”的重要原因:201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49.5%。

  来自政府持之以恒发展实体经济。“前几年也出现过‘国进民退’、发展虚拟经济等声音,但东莞坚定工业立市的政策不动摇。”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郑文志介绍,东莞2018年出台“非公经济50条”,至2020年可为非公企业减负近300亿元,提供增值服务约500亿元。

  来自多年积淀的完整产业链和集聚优势。东莞产业结构正经历再次创业,从单纯加工为主向“创造型”制造业升级,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加速布局。OPPO长安研发总部、华为终端总部、vivo新总部等多个项目先后落地,为东莞修炼“内功”不断注入新活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