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人才设立这样的节日?为什么要选择在谷雨这一天?首个宁波人才日又将包含哪些内容和特色?今天,我们就专题解读一下这个特殊日子背后的故事。
礼遇
人才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
一座城市拿出最高的礼遇,向人才致敬,这是宁波以开放的姿态,向五湖四海人才捧出的真心和实意。
从东方大港龙门吊上的一线操作人员,到向世界科技高峰攀登的研究员;从一砖一瓦架起了杭州湾大桥的建筑工人,到从乡镇企业负责人一步步成长为上市公司掌门人的民营企业家……
从打飞的在世界各地做着生意的外贸人,到精益求精传承宁波非遗文化的手艺人;从风里雨里坚守岗位保一方平安的民警,到心底无私天地宽默默奉献社会的志愿者……
改革开放以来,五湖四海的人才怀揣着梦想来到宁波,在这里筑梦、逐梦、圆梦,推动“宁波号”从貌不惊人的“小舢板”成长为行稳致远的“巨轮”,让这座城市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平安之城”“大爱之城”。
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人才凝聚的汗水和心血,也有这块创新创业热土孵化出来的敢闯、敢拼、务实、实干的精神内核。
“宁波见证了我的成长,最好的十年都留在了这座城市。”说到“第二故乡”宁波,来甬15年的新宁波人徐容平感慨万千。是宁波这座包容的城市,给年轻的他以机遇和舞台。2008年,年仅24岁的他就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从一个毫无背景、白手起家的创业青年起步,激智科技董事长张彦在宁波找到了资金,找到了伙伴,找到了事业,也找到了梦想。A股成功上市后,他满怀深情感恩这座城市:“宁波,是一座值得创业者寻梦的城市,是人才的Family!”
带领雅戈尔从2万元安置费起家的小作坊走向千亿级全球化布局的“服装王国”,李如成是迎着改革开放春风在四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在宁波服装业发展史册里撰写了“青春不老”的传奇:“我们的目标不变——创国际品牌、铸百年企业。”
……
回望过去,种种实践证明了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立足现在,我们也能够有底气地说:此刻的宁波,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
在过去一年间,宁波上下牢固树立“开放揽才、产业聚智”工作导向,全面升级人才计划、人才工程、人才政策、人才平台,着眼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形成了各方面优秀人才加速涌向宁波的生动局面。
2018年,宁波新引进大学生8.3万人,同比增长18.9%;人才净流入率达10.08%,跃居全国城市第2位,其中制造行业人才净流入率高居首位。同时,宁波新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均实现翻番增长,特别是新引进了9名海内外全职院士,甬籍院士全职回归实现了零的突破……
“虽说成绩喜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让更多人才认知宁波、读懂宁波、选择宁波、扎根宁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设立宁波人才日,既是确保宁波人才工作争先进位的需要、打响宁波人才工作总体品牌的需要,也是全力打造宁波近悦远来人才环境的需要。”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包容
和一座城共进步同成长
“雨生百谷”,谷雨作为春夏之交的重要节气,本就蕴含着生机勃发之意。
“与宁波·共成长”,也是宁波人才工作确定的总体品牌,寓意着人才同宁波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成长。
首个人才日,宁波将围绕打造青年友好城,按照“市县全联通、活动全天候、品牌全覆盖、传播全媒体”的思路,在4月20日前后各一周左右的时间,策划举办主场活动31个,加上细分到各区县(市)、开发园区的专场活动,活动数量有100多个。
青年人才政策发布、本土青年人才路演、博士服务民营企业、青年人才手册(中英文版)发布、“一带一路”青年学者论坛……这些聚焦的是具有国际视野或者创业诉求的高层次人才。
国际青年人才社区及青年人才驿站启用、《选择宁波·选择未来》微电影发布、“时间庭院”青年读书沙龙、万名大学生走进宁波骄傲、“人才奔跑吧”马拉松、青年辩论会……这些吸引的则是更多刚走出校门或者处于择业阶段的年轻人。
俗话说,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对于人才成长来说,选择一座“对”的城市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以此次人才日活动为契机,向市外人才传递宁波求才爱才之情,让市内人才感受城市尊才重才特质,扩大宁波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更多人才认知宁波、读懂宁波、选择宁波、扎根宁波,真正做到远者来、近者悦。”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