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9-06

  智能制造,产业强市,是无锡发展当下的主题。产业工人队伍不仅直接关系着政治的先进性、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更关系着无锡制造业持久发展的动力。近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新时代无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改革,着力完善素质技能发展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赋能成长,推动广大产业工人本领硬起来、素质强起来,迸发出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为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提供有力支撑。

  数 据

  一季度制造业用人需求居首位

  无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智能化车轮制造工厂。曾几何时,一只轮毂,从铝锭到滚烫的铝水,再经过压铸、机加工等十几道工序,到最后成品出炉,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许多工序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还不小。几年前,随着“无锡戴卡数字制造系统”正式上线,用智能生产线串联起轮毂生产人员与十几道工序,不仅减少了人力,还提高了产品精密度。但具备操作智能装备技能的高级技工依然是该企业急需的人才。无锡微研中佳是一家航空航天超精密加工企业。据了解,在去年的招工计划中,对于“智慧工人”的需求量占到总用工量的80%。

  “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短缺,是无锡智能制造升级的瓶颈”。 无锡市经济协会秘书长冯冬泉表示,早在2016年,无锡产业强市的征途上就竖立起了“无锡智造”的界碑。在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下,工人所做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手工劳动,而是人机交互,通过后台操控机器完成产品制作。同时,也需要工人对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编程以及人工定期维护机器人设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级技工保有量仅占产业工人的5%,而素以制造业著称的德国,该比例已达到50%,差距十分明显。来自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江阴、宜兴和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各行业中,制造业行业用人需求居首位,需求比重为44.73%。据悉,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人员,机器人技师、机器人工程师等高级技术工人“一将难求”。

  破 局

  政企联动订单式培养“智慧工人”

  “每年都会来一批大学生,但是来了又走,真正留下来的比例非常的少。”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滨湖区的老牌机械企业。现年56岁的王荣兴是该企业的一名普通工匠。由于没有什么年轻人愿意接受“磨工”这一技术活,他这个“无锡金牌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如今和他在一线操作的100多个工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在他看来,企业只有不断引入技术型人才,才能焕发生机,才有发展后劲和储备力量。

  先进制造业招工难、人才荒是普遍问题。据悉,滨湖区人为全面细致地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建立了400多家规模骨干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利用互联网平台随时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每季组织一次HR沙龙活动,将企业的问题和需求带上来,以此作为人社部门服务企业的一个有效载体。

  惠山区是无锡制造业的“硬核”版块。早几年,该区就已经感受到技工缺乏之痛。为了破解企业用工荒,近年来,惠山实行“智慧工人”培训计划,在全市率先建立成人教育中心系统,每个乡镇均建设分中心,及时了解企业动态与用人需求,形成个性化订单式培训,已为四达动力、戴卡轮毂、华光汽车等多家企业量身订制培训班,培训技工超过300人次,并兑现智能制造专项培训补贴。惠山区还与无锡戴卡等企业合建了“工匠学堂”,为智能制造生产单位有针对性地培训技术工人,深受广大企业的欢迎。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