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夜经济催生新职业群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8-22

  形形色色的夜间消费,让城市的夜晚流光溢彩。对许多人而言,夜间消费不再是锦上添花,正逐渐成为一种刚需。

  在广州、深圳等城市,这种消费刚需催生出很多在夜间提供服务的新职业群体。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的“店小二”到深夜送外卖的“骑手”,再到帮助饮酒人士平安返家的代驾司机,这些在夜色中忙碌的城市夜行人以颠倒的作息换来他人更便利的夜间生活,也成为广东夜经济活力与魅力的参与者、贡献者。

  从线上到线下,广东夜经济展现出充沛的发展活力。

  网店“店小二”

  最忙同时应对8人见证服装消费升级

  晚上11时,位于广州海珠区创意产业园的“生活在左”天猫品牌店内,在线客服汝馨的电脑上依然不断弹出新消息,那是网购顾客发来的咨询。

  汝馨所在的天猫品牌店,主打面向30至50岁人群的中高端定制女装。为了定制最合适的衣服,每个顾客购买前都会与在线客服反复沟通。每天晚上8时至10时是该店的购物小高峰,线上订单量最高曾达385单。这也是汝馨一天中最忙的时候,有时要同时应对6—8个顾客的咨询。

  “到了‘双十一’,顾客几乎都集中在夜间购买,我们就得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服务顾客的数量也要翻五六倍。”汝馨回忆说,去年“双十一”期间,该品牌所在集团在当天凌晨3时销售量即破亿,3个小时的销量占到当天全天销量的60%。

  这并非孤例。据阿里巴巴发布的“夜经济”报告显示,每天晚上7时—11时,有上千万人涌入淘宝看直播。晚上9时—10时是淘宝成交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

  “比起价格,现在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汝馨说,以前网购消费者大多与客服沟通价格问题,但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很多高价位的裙子销量越来越好,今年夏天,高端定制的连衣裙成为店里爆款。

  夜宵外卖多了一晚曾完成70个订单

  40岁的苏女士,今年4月加入饿了么外卖平台。3个月来她完成深夜订单1900多单,成为该平台广州地区上半年完成夜间订单最高的女骑手。

  因长期跑夜间订单,苏女士现在一看到地址,就能估算路程时间,看到商家就知道出餐快不快,灵活调整路线和取餐顺序,从而提高送餐效率。

  “做骑手,上不封顶,只要你勤快,就可以赚得多。”她不喜欢早起,所以一直喜欢夜间工作,最忙的一晚曾完成70个订单。

  “夜行”工作的经历也让她对从化夜生活的变化有更直接的体会。几年前,大家还不太流行叫外卖,而是走到外面的夜宵街吃。这两年,随着很多店面夜宵送餐时间延伸到凌晨,夜间订单逐渐多了起来。

  据口碑饿了么发布的“广州夜经济”显示,在外卖拉动下,增城、花都、从化等地居民的夜间外卖业务量明显高于市中心平均水平,每6单外卖就有1单发生在夜间。

  代驾司机

  晚上9时上班曾从深圳代驾到广州

  晚上11时,深圳海上世界广场的商业街,肖卫骑着小单车,从江西老乡老陈面前经过。还没搭上话,两个年轻女孩走上前询问老陈:“代驾,走不走?”

  随后,老陈骑着电动车跟随两个女孩扬长而去。他选择再等等:逛酒吧的人们在凌晨才散去,还有招徕生意的机会。

  第二天晚上,在同样的地点,当其他代驾司机已经开始接单,肖卫才慢慢悠悠骑着单车出现。尽管昨晚等到凌晨也没接到单,他仍然按照往常习惯,晚上9时才来到海上世界。

  “地铁和公交不准携带电动车,好在我这个是脚踩的单车,没有电池的。”肖卫说。无论送客人到哪里,肖卫都会随身带着小单车,以便骑车返回,遇到路程稍微远一点的,就不得不选择坐公交或地铁甚至高铁返回。最远的一次,他把客人送去广州,然后坐高铁返回深圳。这一笔“大单”让他赚到500多块钱。

  做代驾的收入不稳定,肖卫每月少则四五千元,多则六七千元,加上他白天另一份工作的收入,月入可以超过万元。但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每个月的房租两千多,两个小孩也要花销,我还在江西老家买了房,一直在供房。”肖卫说。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