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在中国经济版图中虽然“辨识度”不高,但这里却汇聚了中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它雄踞东方大港,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3%,成为中国南方唯一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三产业的副省级城市,而且有2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深入解读“宁波制造”的发展逻辑,我们不仅会感受到从古至今“宁波帮”身上所凝结的智慧、品格和精神传承,更会倾听到中国制造的先声,得到诸多关于“中国制造”未来发展与崛起的启示。
“宁波制造”体现的是一种专注的品格。扎根实业,心无旁骛,凝心聚力,默默耕耘,这是许多宁波企业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他们有的几代人做好一个行业,从“小作坊”变身世界闻名的“塑机王国”;有的盯紧主业,拒绝多元化经营的诱惑;有的死瞌一个细分领域,把小小的缝纫机旋梭做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有的几十年瞄准圆珠笔尖,破解笔尖钢的世界难题……久久为功,可贵的是坚持的力量;深耕细作,彰显的是专注的品格。“中国制造”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惧风雨,勇立潮头,需要的正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宁波制造”体现的是一种争先的劲头。美国通用电气原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企业经营中坚持一个观点,即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并且坚持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在宁波,就有这样一种“奇特”现象——企业家都立志成为“行业第一”,建设百年企业。“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宁波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没有这样一种志气、没有这样一种劲头,是断然难致于此的。“中国制造”要实现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需要的正是这种不甘人后、追求卓越的劲头。
“宁波制造”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在宁波,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农民出身的企业家,相互之间不比规模、不比产值、不比产量,而是比奖杯、比证书、比研发人才多寡、比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它所折射的,是宁波人对创新的重视。先发优势的获得靠创新,发展后劲的拓展靠创新,新动能的培育靠创新。创新,才能不受制于人,不被人“卡脖子”;创新,才能抢占制高点,赢得战略主动权。“中国制造”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需要的正是这种面向未来、把握先机、追求进步、勤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