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近年来,通过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宁波一些外贸企业逐渐找到了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新方式,书写新的创业传奇。上周,在省商务厅公布的第二批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名单上,江北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镇海五金工具产业集群、北仑文具用品产业集群及鄞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算上首批被列入试点名单的,目前我市已有9大产业集群走上新征途。
借道跨境出口
老牌外贸企业心动了
“老外贸”蒋辉一直很忙,基本每个月都要往国外跑一两趟。这大半年来,除了看展会、访客户、跑市场这些常规动作,还多了联系海外仓、调研国外电商等“自选动作”。
作为宁波众瀚的掌门人,现在,跨境电商市场上的每一个微小的新动向,都让他兴奋不已。“美国市场占到公司出口的三分之一,按理说美方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应该不小,但去年6月以来,公司业绩反而增长了15%。”蒋辉说,曾经,众瀚与传统贸易公司一样,通过接订单的形式,为国外大型超市、进口商、零售商、连锁店配套服务;现在,市场风向发生了变化,公司迅速转换战场,不断加大跨境电商的比重,亚马逊的自营业务增长迅速,目前年出口额近7000万美元,有效抵消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
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镇海的一家企业,以生产维生素E类食品添加剂等产品为主。不久前,在公司成立20周年大会上,负责人终于宣布:转型跨境电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在自建平台以及脸书、领英等国外社交电商平台上推广,将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
这个“迟来的决定”,让镇海商务局跨境电商负责人唐雄峰如释重负。“转型跨境电商并非都一帆风顺,企业难免有很多顾虑。比如,以前只需做好出口环节的货物生产运输,而跨境电商需要企业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国外市场的营销运营能力,同时还要应对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等问题。”唐雄峰说,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理念从“供应思维”向“零售思维”转变。幸好,一次次上门走访,宣讲政策,加上平台服务等举措的出台,许多区内企业想通了!
要么转型,要么裹足不前,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不但可以帮助传统外贸企业打破境外经销商垄断,掌握销售渠道,还能掌控定价权,打造自主品牌。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使一些尚未考虑布局跨境出海的传统企业,为了在未来持续的贸易摩擦中得以生存,也开始将视线转向了流通环节更少、利润率更高的跨境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