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技能人才总量超21万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7

  青岛市委、市政府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发展纲要和青岛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1.3万人,占技术工人的31.5%,高于全国、全省的水平,其中,全国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为27.3%;全省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9%左右。

  四大支柱支撑高技能人才发展

  这是一组来自市人社局的数据:我市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机械钢铁和港口物流等支柱产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骨干企业,高技能人才比重均在40%以上。市内三区和市直以上行业企业比重较大,约占82%。目前,青岛市平均招聘工资为3473元/月,同比增长4.33%,其中橡胶成型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橡胶硫化工等职业(工种)的工资已经超过了4000元/月。即使是刚刚毕业的技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起薪也在3000元左右,一些紧缺的技术工种比如焊工、模具制作、航海技术等,在定岗定级后工资能拿到5000元以上甚至更高。“我市通过发展职业培训、规范职业资格管理、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多条途径,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和成长。”市人社局副局长韩红星介绍说。

  首先,坚持以更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推动职业培训服务下沉,加强职业培训资金管理。近年来,年均培训各类人员8万人,推动了劳动者素质就业和技能成才。其中,对企业培训合格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每人1200~1600元培训费补贴,目前已累计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骨干人才近3万人,同时带动企业技术工人培训20多万人;鼓励企业开展师带徒培训,从2014年起,要求获得市级以上技能称号的名师实施带徒,对带徒取得显著成效的给予2000~18000元的奖补,目前全市名师带徒达到575人,名师进课堂达到1139人次;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中、高级技术工人每人每年的培训补贴标准分别不超过4000元和6000元。

  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技工院校集团化改革,通过联合式、兼并式、股份制等方式,让技工院校主动与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形成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全市共组建技工教育集团9家,年培训能力达到4.5万人。此外,我市在总结25年办赛经验,探索出“报名不设限、大师当裁判、奖励加落户、全程设监督”的综合举措,积极鼓励各行各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工种最多时达131个,参赛人员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参赛达50多万人,带动岗位练兵超200万人。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