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相城区组织项目开发建设巡视,81个正在建设中的项目,不但让人们看到了相城后发崛起的火热场面,更感受到这座非常新城产业强区的磅礴气势。
相城,曾经的产业“洼地”。这几年,肩负着“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建设重任的相城人,迈开了产业强区的新步伐。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的引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高铁新城作为“新门户”和产城融合的引擎,引领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省级高新区作为创新新天地,着力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机械、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
“三大载体”,正在相城热土上加速产业集聚。
国家级开发区
紧盯高端产业
“苏相合作”打造产业新高地200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1周岁的相城区设立经济开发区;2012年1月,市委作出重大决策,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2014年10月,相城经济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是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发展的一条“捷径”,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扬声器特色产业基地,积极申报精密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建成相城科技创业园、节能环保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漕湖科技园等特色产业园,引导优质资源、优势产业向开发区特色园集中。
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盯高端产业和优势企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催生了以易德龙、楼氏电子、硕贝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江源精机、力源液压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太航常青、世迈常青、福沃克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及以兴禾源复合材料、和鑫电气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66家,形成了光电子器件、通信互联器件、微型计算机和服务器产品等多个产业领域,去年实现总产值占规上企业的46.1%。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3家,去年实现总产值77.1亿元,占规上企业总产值的30.1%。
西交大漕湖科技园和阳澄湖国际科创园是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的两个“亮点”。西交大漕湖科技园作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孵化科技企业为重点,目前入驻项目已超百家,其中包括十多家智能制造企业;阳澄湖国际科创园去年11月开园以来,已累计引进科技项目54个。
如今,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产业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的引擎,正在进一步深化苏相合作机制,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期末冲进千亿级板块。
省级高新区锁定新兴产业
“一区多园”打造创新新天地
2015年3月,相城区以黄埭镇潘阳工业园和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主体,在创新转型中建设省级高新区。2016年5月,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
按照“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相城高新区加快推进潘阳工业园、生物科技园、春申国际科创园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四大高新功能园区建设,重点发展以触控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及智能装备五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潘阳工业园加快引进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快医药研发、糖生物、生物制剂与生物材料产业化发展,春申国际科创园搭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形成以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无人工厂、物联网等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业基地。
触控显示是相城高新区的核心产业,目前区域内已形成以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近120家上下游企业的触控显示产业集群。欧菲光是国内最大的触摸屏生产企业,在薄膜类产品中全球规模排名第一。日前,欧菲光公司作出新的决策,在相城高新区建设车载电子产业园,近期建立100人的研发团队,远期发展到300人。
春申国际科创园是相城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平台,2.5万平方米的创新载体连接咏春工业坊10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全力打造全要素、高品质的高端孵化器,支撑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埭溪创业投资、大尚汽车设计、科斯伍德投资管理、印客无忧网络科技、纽克斯照明苏大研究院、中国质量协会苏州教育实践基地等项目已经签约入驻。
相城高新区展示了一幅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度持续提高的蓝图:到2020年,光电产业力争超200亿、特种化纤产业迈入200亿销售大关,推动电子电器、平板显示、生物医药、精密五金和新材料五大产业冲进“百亿俱乐部”。
高铁新城携手中心城区
“产城融合”打造苏州新门户
在徐徐展开的苏州高铁新城蓝图上,园区地产经营、园区圆融集团、苏州国发集团、城投公司、文旅集团、紫光高辰公司、合景房产、鑫苑置业、高融公司等单位,率先在高铁新城启动区高标准开发商业办公、商务中心、住宅、购物中心、总部经济等项目。这些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22万平方米,100米以上建筑高楼就有23幢。
围绕“文商智旅”,高铁新城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商务楼宇、设计街区等载体建设100万平米以上,引进紫光数码、电影频道等龙头项目,阳澄湖文创园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集聚企业145家;启动创建影视产业园、特色楼宇、互联网创新产业园等工作,成功打造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等品牌十余个;创新“基金+科技+孵化器+人才”产业驱动模式,打造纳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的苏州新门户·创客空间,创新建立北京、上海离岸孵化器,并向杭州、武汉拓展。
今年,高铁新城在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上发力,服务推进文化产业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加快创建影视产业集聚区,探索建立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初步形成高端商务、总部经济、非银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态。与此同时,加快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务办公、设计街区等载体,筹划5个以上市场化运作的创客空间和专业孵化器,建成新门户·创客空间“线上线下、在岸离岸”模式,实现主板上市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家企业。
与高铁新城相呼应,以元和街道、活力岛为主体的相城中心城区,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商务”为特色,以“科创”服务为平台,探索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专业咨询、电子商务和职业培训与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两轴四心”的产业格局:围绕华元路城市形象轴和元和塘城市文化轴这两个十字轴,打造咨询商务服务中心、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创意设计服务中心。通过“两轴四心”,打造服务型商务集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