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金融科技 助推广州科技创新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7-30

  科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成本与风险,助推科技创新加速落地。

  资本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紧密结合可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创新型国家战略与自主创新实施过程中,资本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是科技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金融科技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可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性;大幅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例如能够极大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人工智能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并从技术手段上解决科技创新企业风险评估问题。概言之,金融科技可以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促进资本与科技的融合。

  就广州实际看,一方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已经全面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已经超越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上升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成为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6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提出落实科技创新的12条重点措施,加速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为特征,代表着金融未来发展方向的金融科技,在广州也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前不久出台的《广州市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广州金融科技发展重点。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类企业加强合作,搭建不同金融业务场景,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各金融领域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金融科技模式。金融科技将成为金融资源布局的关键领域。因此,发展金融科技,不仅可以大力促进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更可为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助推科技创新加速落地。

  金融科技助力科技创新落地成长

  第一,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企业。2018年,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690家,同比增长83.4%。广州向省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底达1.1万家;全市新增科技创新企业1.1万家,入选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这为全面落实广州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了宽厚的微观基础,但高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征,使其难以获得传统银行信贷的支持,资金成为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助力企业破解资金获取难题,不仅要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相关金融信贷政策支持,更需要发展金融科技。发展金融科技能够完善科技企业成长的金融支持体系,优化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提升其在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支持风险资本进入。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不仅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大量民间风险资本投入。当前我国投资市场的实际是,一方面是社会急需的有效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民间资本闲置。其重要原因在于金融创新不足,堵塞了民间投资的渠道。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扩展多种金融投资渠道,促进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将社会风险资本引入科技创新企业,并为之提供在不同成长阶段融资需求相匹配的融资方式,以及不同融资阶段的退出渠道。这样既可以满足风险资本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需求,也可以满足科创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实现资本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循环。

  第三,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广州科创企业的实际是量大不强,缺少行业头部领军企业。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203家,总估值7441亿美元,而广州当年上榜仅11家,这与广州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大力提高。这方面,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减税与财政补贴,发展金融科技也同样大有可为。在培养企业方面,发展金融科技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科创企业资金供给。此外,发展金融科技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估值体系,加大优胜劣汰,为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帮助企业监管合规。金融科技中的“监管沙箱”方法,可以用来帮助企业监管合规。“监管沙箱”创建了一个受保护的真实市场环境,无论新兴科技企业还是行业大牌均可申请测试,在真实市场条件下测试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在此环境中进行测试,可以让受试机构了解对于不同的监管要求、定价策略、沟通渠道、商业模式和新技术,消费者的接受度,根据收到的反馈不断评估和迭代自身业务模型。公司通过首轮测试后须提供总结汇报并提出下一步测试计划,进入项目开发的下一个阶段,直至项目测试达标再推向大众市场。经过测试的项目与未经测试的相比,推广成本较低,项目失败风险也可大幅度减少。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