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凭什么吸引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6-11

  在杭州,每千人中小企业拥有数超过50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双创”空间484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万多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一;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

  杭州近年来为何成为创新创业的热门城市之一?生机勃勃的双创生态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全国双创活动周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方热土上的创客、企业和政府部门,探究答案。

  一问: 凭什么吸引人才?

  从城市环境到营商环境,综合得分高

  “要创业,去杭州!”2018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海外高层次人才净流入率以及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率再次居全国首位。

  “你很难说出杭州在哪一方面一定比其他城市好,但她胜在综合得分高,如对初创企业的给力支持,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集群,优美现代的城市环境等。”杭州华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涛说,走遍大江南北,他还是选择了杭州。

  江涛是清华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双料硕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2016年11月参加杭州举办的“创客天下”大赛获得第一名后,当年12月就选择落户在了滨江区。

  杭州助力创业起步的力度令江涛印象深刻:市、区两级500万元奖励资金,滨江区“5050”配套政策的创业发展资助、房租补贴、融资奖励等快速到位。除了政策,更令他感动的是杭州的格局:“相关负责人都对我说,不苛求你一定要成功,我们容忍失败,我们要做的是帮你去成功。”

  帮助创业的小苗成长为大树,这在杭州蔚然成风,无数前行者深有体会。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算得上是杭州最早的一批“创客”。2002年他从美国回到浙江,落户杭州余杭创业。最难的时候,余杭区的一笔扶持资金帮助了他。2016年,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涛、丁列明只是海归高层次人才在杭州创业的缩影。近年来,杭州渐渐成为海归人才集聚的高地。2008年,10家海归企业发起成立杭州市海创会,现在,这10家企业中有两家已经上市,3家正准备上市。

  杭州凭什么吸引人才?杭州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键也认为,杭州双创“热带雨林式”生态的成因在于综合素质:“杭州拥有大气开放的城市文化、政产学研的生态链、发达的民营经济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

  “有形之手”为双创供给充沛的“阳光雨露”。杭州构建起与创新型经济相匹配的新金融体系,建立“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硅谷引导基金”的风投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达166.85亿元,累计投资929个项目超64亿元,撬动民营资本投入达千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国共有超过3.5万家投资机构,其中北上深杭占比达55%。2017年和2018年两年,杭州新增投资机构数量跃居四城第一。

  以“国际化、便利化”为方向构建一流营商环境。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注册“半日结”、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等政策彰显了杭州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的决心。

  一手“引智”,一手“筑巢”。如今,从大学生创业园到留学生创业园,从滨江海创基地到余杭海创园,从梦想小镇到云栖小镇……遍布全市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成为创客们的逐梦天堂。孵化双创的平台与创业的种子一起成长壮大,迭代升级,也让创新潮竞相涌流。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