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湾区人才引进力度空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5-30

  因提出“短缺人才可享受15%个税优惠”政策,深圳近期频刷朋友圈。虽然对求贤若渴的姿态获得一致好评,但是该个税优惠被解读为“高端人才百万年薪需交的45万元个税,将由政府代缴30万元”也让深圳政府“有点烦”。

  一位接近政府方面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根据新推行的个税征收方法,年薪百万并不能简单对应45%的税率,还应考虑税前扣除项及免税额等,实际需缴个税很可能仅20多万元。

  事实上,深圳市领导提及的优惠政策,也并非仅深圳一个城市计划实施。《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财政部要求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按照内地与香港的个税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个税补贴。

  有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深圳的具体执行办法目前还在制定中。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政府官方的确切答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将提高大湾区对境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推进大湾区各地之间高端人才的流动。另外,除了个税优惠政策,大湾区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投入、购房限购放开等方面均显示出对境外人才的渴求,在财政支出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投入和倾斜。

  简单粗暴的误读?

  近日,2019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在深圳召开,《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前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因提议打造湾区大学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但当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提及深圳高端人才将实行个税15%的优惠政策、超出部分由政府“掏腰包”之后,立马成为关注的焦点。

  不过随后,部分媒体据此推算,年薪百万相当于月收入8万以上,每月超出8万元的部分实行45%的个税税率,得出“百万年薪个税45万元,其中30万元由政府代缴”的结论。

  在简单粗暴的算法中,“百万年薪由政府代缴30万元个税”却着实存在误读。经《华夏时报》记者向深圳市一名税务工作人员了解,按照今年开始实行的新个税征收方法,应交税所得额每月超出8万元实行45%的税率;但是,应交税所得额不等于税前收入,还应去掉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以及免征额,税前月收入超过8万元很可能应交税所得额不足8万元。另外,现实情况中,高端人才的百万年薪大多数是按照“月薪+年终奖”的方式发放,月薪远远达不到8万元的水平。

  “初步推算,百万年薪的个税或在20万元以上,具体情况要根据每个人的收入结构来计算,会存在个体差异。由于新个税目前实行不满一年,各用人单位在具体操作中也缺乏经验,非专业人士容易存在误读和误解。”上述人士表示。

  据悉,深圳市领导介绍的这一高端人才个税优惠政策,出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高地要求和目标。今年正式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但是,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去年1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粤港澳三地合作不够紧密,抑制了人才流动的积极性。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税制冲突明显。与港澳税制相比,内地属于高税区,影响港澳人才流动。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