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灵魂的香气藏在性格中,一座城市的发展隐在交通里,交通网络就像是贯穿在人体的脉络血管,让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地处西北腹地的兰州,却像极了学生时代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交通上不断的规划,持续的修建,打桩机的嘶鸣,到处弥漫的沥青味,终日在忙碌但最终的成绩却总不乐观。
近几年,在全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环境下,因带状地形的限制,兰州的发展并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进行平面式的扩张,东西向的延展,南北向的拓伸,版图的扩大,站在至高点俯瞰兰州全城,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空间越发的狭长,城东到城西的距离越加的遥远。
自兰州城设立伊始,交通网络就一直在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着,改革开放前,兰州城内部的道路规划随着各朝各代的主流风格在规划修建,改革开放后,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兰州城市交通路网的修建主要是配合工厂而建,如今同样是因为城市发展的需求,工厂的搬迁,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兰州的交通网络随之出现新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城市版图的延展过程中,新兴板块路网的规划修建,旧城区原先规划弊端的不断拓宽延展,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出行工具应运而生。
纵观兰州城市如今的交通网络的布局,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时至今日,兰州的交通配套建设已经变得非常的多元化,城市环线、快速路、高速路、地铁、高高架起的桥、横穿的地下的通道……,按理说如此多样的出行方式,城区间的距离,堵车、无车可坐的现象应该是比较少见的,然而兰州呈现给我们的却依旧是与愿景相悖的一幅景象。
当然,很多人都将这些归结于兰州这座城市特殊的地形地貌,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兰州这个线性城市在诸多条规划路的实施之下,已被拉到了“三环”之外。
兰州的一环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即沿黄河规划的南北滨河路,除却在兰州交通网络上充当重要角色外,其还被冠以黄河风情线的称号。二环是北环路和南山路,三环则是兰州南绕城高速路,和规划修建的北绕城高速路,这一系列道路的修建,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建设周期,都在兰州可圈可点,而环城路的修建,对于南北向新拓展的区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中在兰州黄河北开发的热门板块中,城关区的九州除了北环路,还在修建着一条备受关注的道路项目——中通道,其终点在九州,起点连接的则是兰州新区,兰州不断兴起的区域就像是不断向外追逐挣扎的小孩,而多条重量级的道路极力想把这些新开发的区域串联起来,揽在自己的怀抱。
除此之外,兰州地铁的修建绝对是一件让兰州人兴奋的大事件,还有不断拓宽的公路,运行没几年的BRT快速公交,不断新增拆除的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以及不断规划的黄河大桥。
对于居住在兰州这座城市的人,对于桥的建设之多的感受应该更为的明显,以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山铁桥为节点,无论是向西还是向东走,基本上几站之间就会有一座桥,有些桥之间的距离基本就是百米的距离,而当你站在其中一座桥上的时候,还会看到距离比较近的其他的桥,兰州的大桥横架黄河两岸,虽有如此之多的黄河大桥规划建设,但有时候依然觉得兰州黄河南北两岸的距离不只是隔着一条黄河。
兰州除了横架黄河之上的桥之外,人行天桥的数量也是异常的惊人,即便是在较小的区域,其数量就足够庞大,更不遑论整座城市的,但只要你关注过,会发现其使用量并不大。人行天桥最初的设想是出于分化车流与人流,然而如今回头看去,似乎并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爱一人的怡然生活只适用于过去的年代,如今在一切追求速率的年代,我们更需要的是空间距离的缩短,时间上的节省,当然,在兰州诸多交通大项目铺开之时,对于交通出行工具,兰州也是弄出来不少新的“成员”,比如,出于绿色出行、缓解交通等考量,兰州公交集团推出了公共自行车,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铛铛车,直达兰州新区的动车,穿梭于黄河之间的水上公交……
2018年10月19日,兰州新增164辆出租车,以缓解打车难的问题,然而增加出租车数量这并不是第一次实行,出租车的数量基本每年都会增加,但如今在部分区域依旧会存在打不到车的尴尬。在这之前大约半个月前,兰州的三条公交路线的进行了延伸,分别是124、130和138路,同样,这也不是第一次延伸公交路线,兰州每年像这样拓伸公交路线,增加公交车的地方很多,但之于整个兰州市区,依然不乏有盲区存在。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