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民营经济率先走在了全国前列。而进入新时代,温州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也逐步被其它城市超越,原有粗放经营的理念已渐渐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面临着模式创新、技术变革、产业升级、企业家接班等现实考验。
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效激发企业经营活力,温州市政府首先制定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在温州模式发源地乐清,虹桥镇的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周汝中对此深有感触:“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增值税也做出调整,由16%调到13%,这样测算下来,合兴公司实际上就获得了一个点左右的利润。”
温州市政府仅去年就为企业减负153亿元,今年1-2月,又为企业减负36.2亿元。此外还通过技改补贴的方式,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周汝中说:“我们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投资、技改这块儿的补贴,包括对自动化的补贴,到二月份(2019年)我们已经拿到去年一部分一千万到账。”
不仅如此,政府在今年4月初,对去年社保和养老基金也给予企业25%的补贴,到这个月为止,和兴已经有750万的补贴到账。其实在乐清,像和兴这样的获益民营企业不止一家。俊朗电气的李志雄十年前从江西来到乐清的柳市镇时还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从30万的注册资金,到现如今的2亿身家,除了自身的精明和不怕失败的韧劲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比如像我们这样发展比较快的企业,去年两个亿,今年可能四个亿了,那资金哪里来?包括我们这个厂房,也是政府来协调,包括针对技改项目的补贴。”
除了为民营企业减负,政府还通过无还本续贷和降低贷款利率等金融举措,使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得到进一步缓解。2010年,由于银根紧缩,乐清市电气行业一半以上的企业因资金链和互保链断裂而停产或倒闭。乐清财经工委主任王守根时任乐清市质监局局长,亲自参与实施了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这段往事仍记忆犹新,“对比较好的企业,政府设立了1.5个亿的担保资金,银行贷款到期,政府把钱放在银行里,帮企业还了。之后银行再把钱还给政府。这样民间借贷规范了,相对地规避了风险。”
截至2018年底,市政府共为315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2559笔,累计193.44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有效地化解了经营危机。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市政府把过去复杂繁琐的178个各类政策法规,整合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开放型经济、人才等5个产业政策法规,极大优化了行政审批制度。
乐清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大宽敞的创业服务中心的一层就是便民服务大厅,拾阶而上,“最多跑一次”五个醒目的大字赫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乐清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朝荣介绍说,“开发区进行了审批制度的调整,建设项目从供地到开工,以前要用半年时间,盖79个印,现在已经缩短到30天。”
乐清在保持民营经济先发优势的前提下,政府着力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商务、政务环境上下功夫,“最多跑一次”实现100%覆盖,企业2.5天可领证、4天可营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环境。
无论是企业转型,还是产品的精细化管理,都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储备。乐清虽然是民营企业的聚集地,但生活、教育配套和居住设施相对滞后,这无形中阻碍了企业引进人才。俊朗电气的李志雄说:“有一些政策还是需要支持的,比如说教育应该多支持一点,让这边的人才,或者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安心地在这里工作、就业,这对地方经济来讲也是一个好事情。”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然而招鸾引凤短期内又不具备条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把研发中心与生产总部分离,也渐渐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和行动,乐清财经工委王守根主任说:“在杭州和上海搞离岸研究院,研发中心与生产总部相分离,政府给予补贴,与著名大学形成创新联合体,等实验室已经完成,到商品化和规模化的时候,我们去烧一把火,解决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引进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企业遇到过各种不同的困难。但在温州,有一点是相同的,当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地政府而总是想方设法,为民营企业在政策和资源上争取各方的支持。王守根充满信心地说,随着新二代能够顺利接班,温州经济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