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广东都扮演着探索者与引领者的角色,40年里,广东从文化资源要素相对贫乏的边缘省份一跃而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广东文化产业走过怎样的探索发展历程?在我国文化产业由粗放发展模式,转入质量效应型内涵发展模式的换挡调整期,广东文化产业如何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的短板,以国际化的视野谱写新篇章?
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得益于比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政策优势,在国内风气未开,文化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严重僵化,文化供给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先行先试,在流行音乐、歌舞演艺、影视剧以及广播电视娱乐栏目等演艺娱乐文化领域,在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领域,以及广告、动漫、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以及文化产品制造等很多领域抢占了先机,并发展成为传统优势产业。其中,尤以流行音乐与报业成就最为辉煌。20世纪80—90年代,广东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和“梦工厂”,粤语歌曲、粤版歌曲红遍全国。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广东报业则引领中国报业的创新发展,全国十大报业集团广东占其四,广州日报广告收入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南方报业集团被业内称为报业中的“黄埔军校”。到200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39.68亿元,居于全国首位,是第二位上海的2.75倍。1978年到2001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7倍,年均增速达15.6%。
2003年,中央启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离、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成为重要产业门类以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建设文化大省”(2004年)、“建设文化强省”(2010年)重大决策,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被给予厚望,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广东文化产业由市场自发发展转入政府推动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2010年,互联网数字革命正在改变我国文化产业生态,以“文化+科技+资本”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科技产业成为带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并成为核心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充分利用经济第一大省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活跃的资本市场,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资本的融合,以文化科技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效益的提升,培育了一大批文化科技骨干、领军企业,锻造出一支引领全国产业发展的文化科技粤军,涌现出腾讯、网易、华强文化科技等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型企业,在移动新媒体服务、网络游戏、数字出版、数字音乐、动漫影视、网络信息服务、数字印刷等文化科技主要业态,以及、4K电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文化科技前沿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
党的十九大以后,广东全面开启“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模式,文化与科技、资本以及制造业、旅游业、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新技术驱动以及资本的支撑下,广东的网络游戏、数字音乐、互联网娱乐、文化制造等领域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快步走向世界舞台。广东文化产业已进入资源优化整合、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效益的精细化科学化发展新阶段。
经过40年的探索实践,广东文化产业积蓄了巨大的能量与优势,不仅产业门类齐全、体量规模巨大,而且在产业集聚、创新能力以及产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位居国内前列。2016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256.63亿元,同比增长16.67%,占全省GDP比重的5.26%,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1/7,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