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达到新水平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3-19

  北京市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标志首都推动高质量发展达到新水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在“减量”发展背景下,通过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将通过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推进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等方式,继续推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读:北京人均GDP达发达经济体标准,领跑全国

  记者注意到,2018年北京经济总量首次超过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北京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已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从全国各省区市公布的2018年经济数据来看,北京在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指标上领跑全国。

  在质量效益方面,去年北京市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左右,位居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达到5785.9亿元。此外,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处在1.4%和4.5%左右,处于较低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振中认为,北京达到当前经济体量是首都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北京有强大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有更多力量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雄安新区的建设。

  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是在“减量”发展背景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疏解、高精尖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北京“减量”的力度在持续加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度推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从2015年至2017年,全市地均产出率从7.88亿元/平方公里增加到9.51亿元/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约0.81亿元/平方公里,比2009-2015年均增量提高了0.24亿元/平方公里。201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8%,水耗下降3%以上。

  据悉,2017年9月出台的第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减量”发展,明确了严格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2018年,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了约34万平方公里。

  去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和7.8%,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81%,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达67%。

  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也带来不小变化。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迁出市外企业共计780户,其中27.3%迁至河北、天津,三成属于批发零售业。

  同时,创新引领的作用正不断增强。2018年,北京“三城一区”建设全面提速,在京“双创”示范基地达20个、占全国总数的1/6,全市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共有80家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居全国首位,中关村(8.470, -0.20, -2.31%)创业投资案例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全市实有“高精尖”产业企业59.55万户,占到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38.3%,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

  特点: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去年全市减税约400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已形成一整套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组合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方面均有相应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北京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鲜明的“首都特色”。

  除了给产业发展制定“路线图”、亮出“信号灯”以外,北京还特别关注微观的企业发展状况。北京的政策设计不仅有大方向,还聚焦小细节,特别是民营经济企业,注重解决民营经济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海淀区等高精尖企业密集区域大力推行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减税等举措,为创新型企业减负。

  据统计,通过实施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展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政策,2018年北京市实现减税约400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完毕,实现全市设立涉企收费“零收费”。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