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3个产值超千亿级产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02

  先进制造业和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抢占全球经济竞争新的制高点。10月31日,14届226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先进制造业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广州将巩固和厚植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3个支柱产业,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等10个重点领域。

  广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有责任、有义务主动探寻新时期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信息化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和信息化水平整体跃升,推动我国早日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行列。

  先进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达49%

  《先进制造业规划》确立了广州“十三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三大定位: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国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紧密结合示范引领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支点和开放高地。

  到“十三五”末,广州的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培育初见成效,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为广州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作出更大贡献。构建新体系方面,提出巩固和厚植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3个支柱产业,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等10个重点领域。

  具体的目标为,产业规模显著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5%以上,到2020年达到2.6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保持在25%左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50%,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48%。创建3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8个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从2015年的25.9%提高到28%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的35万元/人提升到50万元/人,年均增长7.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下降18%、26%和22%。

  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末,主营业务年收入超3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00家,主营业务年收入超100亿元工业企业达4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6000家、省级高成长中小企业150家。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