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腾笼换鸟”蜕变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2-19

  2019年春节期间的东莞,少了平时热热闹闹的氛围,多了一丝冷清与寂静。位于某镇中心商业街两旁的商店闸门紧闭,每一个商店前面无不张贴着一张红色的喜庆告示——春节放假,暂停营业。而该镇平时的商业繁华,曾登顶全国百强镇街,媲美北上广。

  这并非只是东莞市某镇近年来多次出现过的情景,而是东莞市区乃至众多一二线城市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情况。

  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春节出行预测报告》,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

  春节“空城”变化背后,是东莞在经历过金融危机以及“扫黄”后,产业经济曾经受着巨大的挑战。2015年的东莞,流动人口大幅减少,零售服务业遭受致命打击,还出现倒闭潮,在此背景下,东莞再度审时度势,借此机遇淘汰落后产能。

  指尖流失的流光岁月,背后的东莞,在下着适应世界产业格局的转型大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落地,珠江三角洲将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打通大湾区经济建设的“任督二脉”,对标世界三大湾区。

  产业转型

  春节的变化只是东莞的一个缩影,在经历金融危机以及扫黄后,云集了众多“散乱污”、高污染企业以及制造业工厂的东莞,开始实施“腾笼换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据香港《明报》报道显示,自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市经济下滑,大批企业迁走或倒闭,而在2014年,经历扫黄后的东莞更是雪上加霜。

  报道称,流动人口大幅减少,零售服务业遭受致命打击,2015年东莞曾出现一波大型商场倒闭潮,包括万达百货、天虹商场、家乐福和好又多等相继关店。

  事实上,东莞的经济环境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危机并存,在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遭遇重挫后东莞重新把握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实行“腾笼换鸟”的工业发展政策。

  所谓的“腾笼换鸟”,就是积极吸纳高科技公司的进驻,以置换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工厂、“散乱污”以及高污染、高排放企业。

  2018年4月17日,东莞市出台《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和企业,淘汰高污染燃烧设备,并布局海洋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强有力的“治污方案”立显成效,2018年9月10日,东莞市共淘汰5901家“散乱污”企业,整治1020家“散乱污”企业。

  严厉的执法行动也同样影响到一家每年给东莞创造过亿元税收的高污染高排放国资委企业,该企业已服役了近20年,由于高污染高排放,目前机组正处于将要关停退役的边缘,在该企业就职的员工,都在亲历着来自东莞产业转型的巨变。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