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2-18

  中央深改组第32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对于贯彻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创新产业工人队伍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宁波产业工人队伍的基本情况

  宁波是我国经济强市和制造业大市,“中国制造2025”首个示范试点城市。全市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工业增加值4239.6亿元,增长6.5%。实现地区财政总收入214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宁波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年产值均达到1000亿以上。

  宁波现有各类企业29.84万户(市场监管部门数据),职工总数379.69万人(工会年报数据)。总体看,宁波产业工会队伍在政治、经济、劳动、社会和文化权益保障较好,职工队伍年龄、学历、技能和素质构成支撑了宁波以制造业为重要支柱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宁波发展新目标新战略的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据统计,目前我市制造业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2%以上,产业工人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职工性别结构看,女性占比44.1%,性别比例基本合理。从年龄构成看,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比61.5%,45岁以下占比89%,绝大多数职工正处于劳动年龄的黄金时期。从受教育程度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36.9%,但没有技术等级的职工占比69.9%,显示宁波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仍然十分缺乏。从职工家庭总体收入情况看,绝大部分职工年收入在5万到11万之间,总体收入情况尚可。

  二、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举措

  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宁波工会的主要做法有:

  (一)加强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运用工会报刊、网站、“甬工惠”微信等各种媒体,开展主题宣讲、知识竞赛、评选表彰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每年五一前夕,在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最美职工”、“首席工人”、“五一文明岗”、“港城工匠”等各类先进人物事迹,组织“创服务品牌、让顾客满意”、创建外来职工“温馨家园”等各项活动。推出了竺士杰、胡耀华、陈俭峰、宁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等一大批劳模和模范集体典型,推出“大港胸怀、时代主人、厚德精业、志在一流”宁波职工精神,不断凝聚产业工人积极向上正能量。

  (二)引导产业工人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市级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参加立功竞赛的达到90%,区县(市)重点工程参加立功竞赛达到60%以上。市总工会连续5年获市政府重点建设优质服务奖。成立市总工会技师攻关队,组建由机械加工、机械维修、汽车维修、焊接钣金、电子电工等90个专业、680名技师组成的102支服务分队,开展“百名技师走进千家企业、破解万项难题”技术帮扶工程,帮助856家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2100余个,产生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大力实施“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和职工自觉接受服务对象监督,至2016年底已经有1100多个团队被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三)积极推动产业工人素质能力提升。依托宁波五一学校和100个职工技能培训站点,深化技能人才素质培训。在宁波五一广场成立宁波职工发展中心,推出“港城工匠、智造未来”职工创新成果展,出资2千万元建立“港城工匠发展基金”。每年组织市级技能精英赛项目50个以上,开展技能比赛3000余项以上。产生1200名市级技术能手、693名市级首席工人。组织“工匠精神”大讨论和“寻找身边工匠”活动,2016年挖掘产生了首批50名“港城工匠”。开展“万名技师带高徒”活动,市本级遴选100名技师作为带徒重点关注对象,有150名学徒出师,推动劳模工作室在扩面提质强实效。常态化举办宁波市职工运动会,先后组织5万余名职工参与读书活动,成功举办职工网络文化节,网络点击量达996万人次,随手拍吸引56万人参与。

  (四)依法主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全市医疗互助保障累计人数超过551.5万人次,受惠职工34万人次,受惠金额2.92亿元。筹措帮扶资金1.3亿元,慰问困难职工、劳模等7万多户,服务平安返乡职工41万多名。“金秋助学”救助困难职工子女6211人,发放资金1350多万元。四级困难帮扶资金达到4亿元,为10万人次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组织6000名高科技人才和一线职工开展健康体检和疗休养活动,“流动体检车”为2万名职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组织300场健康大讲堂和义诊服务。宁波“工会5.1服务卡”累计发卡153万张,“蓝领通”小额贷款累计发放职工创业贷款14亿元。职工服务中心窗口近两年接待职工咨询求助16144件,累计21005人次,提供法律援助6108件。

  (五)扎实有效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市153个镇乡(街道)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组织,出台14个行业性创建标准,1089个村(社区)开展了区域性集中创建,参与企业6.82万家,命名表彰5475家。组织实施“百名工会律师志愿者,进千家企业法制宣讲,提升万名职工法律意识”服务活动,定期开展高温津贴、女职工特别保护、欠薪逃逸等监督检查。市总工会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推广中小微企业“安康杯”竞赛经验,开展898次劳动法律监督活动,督查企业4431家。职工防暑降温百日集中行动筹集资金5646万元,走访2.78万家企业,慰问职工173.3万名。宁波工会“安康杯”竞赛及信访工作做法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深化工资集体协商,累计签订工资集体协议23894份,覆盖企业77146家。

  (六)着力打造产业工人“身边的工会”。全市单建基层工会数27570家,覆盖企业11.13万家,工会会员372万多人,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分别保持在95%以上。推行乡镇(街道)工会季度汇报机制,建立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微信群。加强对基层的调研及指导服务,真正把工作沉到“源头地带”。建立三星级及以上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补贴制度,培育了基层工会主席“1+×绩效积分”岗位津贴制度。健全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推行民主管理绩效评估,规范职工代表大会操作规程。全市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厂务公开建制率和实行面均保持在92%以上。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