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培育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1-21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温州人的一张名片!的确,就中国民办教育来看,也是温州人率先“吃螃蟹”。

  从1980年浙江温州出现全国第一个家庭幼儿班迄今,温州的民办教育,无论是办学模式还是管理政策,都在全国起了示范作用。据统计,目前,温州民办学校已达1383所,在校生45.8万人,承担了全市近1/3的教育任务。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建海说: “温州作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探路者,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方向兼顾、精准扶持与规范管理并举,创新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机制体制,推进民办教育优质、品牌、特色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创新思路——

  大社会办大教育

  温州民间办学,是逼出来的。

  “义利并举”是永嘉学派的特点,“尊师重教”一直是温州的传统。然而, 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远非现在可比——“七山二水一分田”,又长期定位是海防前哨,公共财力薄弱得很。想兴办教育?捉襟见肘啊!

  怎么办?敢为人先的温州人开始了探索:

  1980年乐清高中毕业生高淑双腾出自家住房,向社会招收18名幼儿,于是全国第一个家庭幼儿班诞生;1984年,文成知青李道銮,靠自筹集资和政府补助创办了求知中学;1985年,筹建中的温州大学向社会发行“三元券”,成功募齐办学资金……

  善于吸收群众智慧的温州市政府,因势利导,推出了“保中间、带两头、活全局”全新教改思路。

  何为“保中间”?将主要的公共教育资源放在义务教育上。何为 “带两头”?将高中段和学前教育放手让社会资本进入。如此,“小财政办大教育”的窘境立马转变为“大社会办大教育”的活棋。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温州民办幼儿园已发展到1500多所;民办中小学、高中、高职也蓬蓬勃勃发展起来。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企业办学、部门办学、独资办学、股份办学……一条多元化的办学路子,被温州人蹚了出来。2010年,温州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区。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