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1-11

  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工业增长6.3%;进出口总额278777亿元,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93万人,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快增长。2018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也强调,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哪里?如何把握战略机遇,发掘经济潜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海闻为您深度解读。

  海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出国的一批留学生,也是最早“海归”的经济学家之一。多年来,他致力于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开创了经济学课程,创办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又在2017年创建了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把教学科研平台搭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被别的国家替代了,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少。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增长靠什么?海闻分别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

  第一个重要的是服务业。当人们收入很低的时候,人们日常开销的大概百分之八、九十都要放在吃的上面。随着经济增长以后,吃的总量在增加,但是比重在下降,之后人们就把很多的钱花在制造品上,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满足是有限的,再有钱的人不会每年要增加一定比例的汽车。

  有一年我们跟银行的人到意大利去,他们头一次出国,特别兴奋,看过国外的环境后说中国离发达国家不远了。因为他觉得国外的这些人穿得不如中国,他们的酒店也不如中国,确实是,现在中国人在外面的消费水平,已经让人家非常感叹。所以说,物质生活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增加太多,中国的差距就是服务业。

  从各个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来看:世界平均比重将近70%,中国目前来讲在这里面是比较低的。美国的服务业占到80%,它的制造业非常发达,有飞机、有汽车,但是它的制造业只占不到20%;它的农业非常发达,但农业只占1%。韩国上世纪50年代跟中国大陆差不多,但是它起飞以后有一个变化:人均收入上升,服务业上升,非耐用消费品不断下降。

  现在,中国的服务业仍然有发展的潜力。首先从健康医疗这个行业来看,人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吃的、穿的、住的都不是问题了,旅游也基本上去过了,然后最重要关心的是什么?第一是健康。经济越发达,人们愿意花在健康医疗方面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只有6%,很低,这是一个空间。第二是文化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当然比较高,占25%,里面包括了电影、音乐、体育等等这些东西。日本和韩国的比重也比较高,现在中国虽然我们觉得也不错了,可是在我们整个经济的比重当中,我们也是比较低的。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