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项“宏大”的计划,为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大脑。
这项计划旨在将散落在杭城各个角落的数据归集,并进行深度计算和开发,使之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作为这项“超级计划”的首个应用,杭州市将其落地在治理交通拥堵上。
杭州本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银江股份是“杭州城市大脑”的参与建设单位之一,他们主要负责城市交通大脑应用层的构建,即为杭州打造一个“城市交通大脑”。
负责这项工作的银江股份执行副总裁陈才君告诉记者,银江股份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我们和杭州市交警部门有着近20年的良好业务合作。2016年初,市政府提出了‘城市大脑’计划后,将实施‘交通大脑’的任务落实到杭州市交警支队,他们立刻召集了包括我们在内的多家业务合作单位研讨方案,并在2016年启动了项目的规划。”
陈才君说,打造城市交通大脑的核心在于的归集和开发,阿里云负责的“上云”和计算,而银江股份则承担了将运算结果应用于交通态势的感知的任务,并负责建设了城市大脑之下的交通信号配时指挥中心,对交通信号进行调优,让红绿灯的控制变得“智能”。
2017年7月6日,杭州城市大脑V1.0正式上线,通过对交通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实现交通状态的判定和自动事件报警,并通过人工智能反哺信号灯控制系统。“比如说路面上哪里有堵点,哪里发生了事故,信号配时中心都能进行实时感知,并主动调整信号灯和调配路面交警去干预,及时对交通进行疏导。”
“将所有基础数据做深度计算后,的价值就挖掘出来了。再通过我们的应用把数据驱动治理交通的作用放大了。”陈才君说,银江股份为了实施杭州的城市交通大脑项目已经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技术团队,其中20多人就长期驻守设在市交警支队的交通信号配时指挥中心。
事实上,构建城市交通大脑最难的地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各个不同单位之间的协同。陈才君告诉记者,参与城市大脑的建设企业有数十家,承接单个项目的企业也有七八家,不仅政府职能部门,每家企业数据接口的标准都不一样。 “杭州是全国第一个构建城市大脑的城市,杭州项目也是我们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城市大脑项目,大家都在探索中前行。任何新的事物都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通过近两年的磨合,目前我们与其他单位的数据对接基本已全部打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