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位摄影爱好者,400幅作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篇章。12月19日,米东区举行的摄影作品展在米东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幕。
参展作品是米东区文联、摄影家协会从80余位摄影爱好者的7000余幅作品中遴选的,这些反映米东区人民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的摄影作品展出当天,就吸引了百余名观众。
在摄影展社会篇章中有一个“旧貌换新颜”板块最吸引观众。这个小板块用新旧照片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既有米东区古牧地路、米东人民广场、市第101中学等地标性区域的变化,也有米东居民房屋、生活、衣着等新旧对比照片。
在古牧地新旧对比照前,72岁的居民方建国戴上了老花镜细细观看。
方建国说,自己从小就住在古牧地路旁,见证了这条路的变化。改革开放后,这条路越来越宽,路面也从土路到石子路再到沥青路,路两边土坯房和自建房现在都成了高楼大厦。
“咱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就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方建国说。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区也吸引了大量观众,该区域的摄影作品有米东区燃煤拆改工作主题,有居民自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主题,也有近年来米东区天蓝地绿水净的主题。
近年来,按照“天变蓝”项目实施方案,乌鲁木齐强力推进控煤、控污、控尘、控车“四控”措施和区域联动,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切实改善。米东区大力推进燃煤供热设施拆改,拆除了全区所有中低空排放的燃煤供热设施,有效促进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一幅《夕照天山》的摄影作品吸引了居民黄亮,这是米东区摄影家协会会长张如意拍摄的天山村远景图,照片上村里的抗震安居房映照在蓝天白雪下,画面干净通透。
“作为摄影工作者,我们对环境最敏感,因为环境不好,照片就灰蒙蒙的。我几年前也去过天山村,根本拍不到这种效果,这说明米东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很明显。”张如意说。
米东区文联主席方惠民说,此次展览将展出15天,他们将会发动所有管委会(街道)、乡镇所属的社区(村),以及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组织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