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人才先行,新疆额敏县始终把人才引聚与开发放在社会发展战略高度思考,立足实际,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优化的环境,更加有效的平台进一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努力构建人才发展新高地。
建立灵活机制引聚人才
创新完善宽松的人才引进流动机制。畅通引才“绿色通道”,打破人才的地域界限,变传统的户籍管理为身份管理,变人才引进为智力引进,实行带项目、带岗位的定向引进,通过兼职、讲学、入股、合作等流动方式,依托优势产业、项目、企业柔性引才引智;实施紧缺人才引智计划,针对医疗、教育、农业紧缺学科带头人现状,邀请各地造诣深、有名望的老专家、老教授坐诊、讲学,进行传帮带,引进各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建立大中专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为企业开展人才的委培、代培、定向培养等服务。引导企业把人才的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与“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培训,逐步形成企业自主投入、自主实施、自主管理的培养机制。实施村(居)“两委”干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技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技能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开发力度。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激励作用,培养人才的认同感和令他们产生归属感,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加大资金投入引聚人才
结合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人才政策、资金投入力度,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设立人才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对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奖励,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尝试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建立人才培养和奖励的院(所)长人才奖励基金,每年提取一定基金对重点专业、专门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如对重点专科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对专门人才的学术交流报销差旅费用,对科研课题给予专项补贴,对在职学历教育予以补助,对突出贡献的人才、自学成才的人才、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予以奖励等,大力盘活现有人才。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训、奖励等。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使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由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向以用人单位为主导的社会多元化转变。加强人才工作财政性资金监管,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搭建有效平台引聚人才
以重点人才工程为抓手,在本地选拔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重点培养,给各类人才提供多岗、多地交流学习和上挂下派任职锻炼的机会,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强化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培训基地,优化配置师资、教材,对人才不断进行“充电”,保证其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力。大力开发乡土人才,使“田秀才”“土专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用好用活用足援疆干部政策,积极依托援疆培训资源和疆外培训基地,通过援疆干部的牵线搭桥,不断加强与内地各省区的合作,拓宽引才、引智、引资、引项目渠道。及时对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收入、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户籍转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保障,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