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市创业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涵盖创业孵化、创新转化、投融资服务、创业创新教育、人才引进培育、众创空间、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支持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这些工作处处都体现着重心下移、模式创新、层次提升、重点突出的特点。当全民创业融入发展蓝图时,一座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创业城市就此健步走来。
打造互联网+孵化模式 为创业梦想插上翅膀
2015年,宁夏结婚中心被正式命名为第七批“银川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负责人卞舫介绍,被认定后,中心随即就领到了来自银川市的50万元补助计划资金。“我们打造辐射宁夏及周边300公里近千万人口的结婚一站式服务中心,现在已经集聚经营户和创业者38家,他们不仅能从中分得‘蛋糕’,还能享受专业培训、减免房租等支持。”卞航说道。
刘波是西部拾柴众创空间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经营的众创空间囊括了行业领军企业家、投资人、知名创业者等多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士,已经帮助不少企业引进投资机构、众筹、推广品牌等。
宁夏互联国际酒庄的老板史庆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自己经营酒庄已经有三四年了,虽然货源优质,但销售却很成问题,一年的营业额也不超过100万元,通过刘波众创空间的一系列品牌包装和产品推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营业额就超过百万元。
入驻银川iBi育成中心西北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广蒙认为,银川的创业大环境,为自己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他说,“朋友们曾动员我去深圳发展,可我认为在这片沃土,一样能创造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一样牛的公司”。
在宁夏电商谷,久零网副总经理李伟国说:“我们投资3亿元打造O2O电商模式,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起1:1的零购模式,用5年时间建立起同城配送……”今年元旦假日期间,久零网线下体验店3天营业额达220万元。“我们的会员已超过7万人,今年力争实现营业额1.5亿元。”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李伟国十分看好,“准备将宁夏的运营模式在浙江、四川等5个省复制,2016年开设50多家线下体验店。”
为了实现“线上孵化服务”与线下创业服务相互融合,协同推进的创业孵化新模式,有效解决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没资金、没技术、没场地的瓶颈。银川整合各类信息化服务资源,相继建成面向所有创业者免费使用的云计算平台、小微企业“服务超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等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项目路演、线上政策解读、成果转化、创业辅导等产、学、研一站式线上服务。市政府连续七年共命名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45个、众创空间4个,其中培育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11个,累计落实补贴资金5000多万元。通过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评审、创业场地、创业贷款、事务代理、经营诊断、品牌推广、信息对接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今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人,如此严峻的形式让就业创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为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使他们能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成为摆在眼前一件责无旁贷的大事。为此,银川市陆续出台了《银川市大学生创业扬帆计划》和支持青年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的多项政策,明确了降低创业门槛、建立专项资金、担保贷款贴息、发放创业补助、免费创业培训、配备一对一创业导师等多个方面绿色通道。
这些政策充分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创业热情,树立了一批诸如创办“杞里香”品牌的欧阳国乾、专注中老年滩羊皮服饰的张亮以及淘宝年销售枸杞百万元的马有利等一大批青年大学生创业典型。去年,一则微信消息让大学生张末热血沸腾——银川梦工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征集入园项目。“免费的办公场所、优惠政策、创业服务……这些字眼,对于我们这些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实现梦想的福音。”随后,张末便提交申请,顺利的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说,“除了创业苗圃区、独立的办公区域,大家还可以共享洽谈室、会议室,并有创业导师提供咨询服务,这为创业提供了梦想温床。”
除此之外,银川市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开展形式多样创业大赛,将“创业红包”塞进大学生手中。去年,银川市西夏区成色艺术工作室的郭刚,参与了银川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的评选,他的园林景观雕塑被评为一类项目,当收到10万补贴资金时,郭刚觉得幸福来的很突然,“作为大学生,走创业路的确很不容易,但政府的扶持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