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让数字经济体系“长板”更长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10-29

  在吹响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集结号后,杭州如何为这座城垒起一砖一瓦?

  将“短板”补齐,让“长板”更长,成为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日前,杭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国际级软件名城创建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向我市信息软件企业发出一份颇具含金量的政策“大礼包”。其中关于补助企业研发、支持协同创新、拓宽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让人眼前一亮。《若干政策》10月3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目前实施配套细则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政策“大礼包”将很快发送到企业手上。

  聚焦信息软件产业这一我市数字经济的传统优势领域,以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拉长“长板”,杭州数字经济的“筋骨”将更为强健,动能将更加澎湃。

  扶持“加码”

  企业自主研发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

  在信息软件产业这一杭州数字经济的传统优势领域,不少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的研发创新已然进入“无人区”,风光无限在“险峰”。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分担企业自主研发的各种创新成本,加快实现源头性、底层性的技术突破?

  《若干政策》改变了过去主要以“项目”为单位的补助方式,将补助对象更加直接地聚焦于符合条件的领军型企业和中小型高成长性企业。“政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力求让企业拥有更多的创新自主权,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若干政策》,本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研发投入在300万—1000(含)万元且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8%—10%(含)的,给予实际研发投入15%—20%的补助,每个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软件研发投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且超过1000万元的,按其超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部分的50%给予补助,每个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

  鼓励“抱团”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最高补助1000万元

  当创新进入“无人区”,单个企业“单打独斗”“踽踽独行”式的创新越发显得力不从心,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优势互补的“抱团”式创新渐成趋势。

  《若干政策》特别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对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给予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以产业联盟(平台)等形式牵头组织实施重大软件产品创新研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对产业联盟(平台),按其软硬件实际投入的3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1000万元;在城市大脑、智能网联汽车、5G产业链、金融科技、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产业创新平台,实际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按其软硬件实际投入的30%给予补助,每个平台最高补助500万元。

  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领域,引导企业加强协同创新尤为重要。杭州也力图通过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政策扶持,催生更多底层技术、深度技术的颠覆式创新。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