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区群众文化活动水平迈上新台阶,提升文艺骨干综合素质能力,10月9日至12日,“大兴区2018年群众文体活动带头人及业余团队文艺骨干培训班”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百名基层文化干部集中进行为期4天的专题短训。
本次专题培训内容丰富,包括时代精神与曲艺景点赏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兴历史文化、舞台艺术与群众文艺的融合、非遗项目——彩绘葫芦制作等课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既有艺术赏析,又有互动交流。参训人员认真学习每节课程,详细记录笔记之余,不时用手机把知识点拍下来。很多学员表示,每一次培训都受益匪浅,所学知识不仅是自己的收获,更能对文艺队伍的发展起到指导和提升作用。
参与文化活动、赛事,很多队伍、队员获得了不同层级的荣誉,随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文化队伍中来,享受“参与感”和文化活动带来的“获得感”。“这些年,通过参加文委举办的培训班,我将学习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自己的水平大大升高,我更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观音寺街道文体活动带头人晁冬梅说道。
据大兴区文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兴区积极开展人才工程体系化建设,坚持“专业人才领军、基层干部统筹、群众队伍支撑”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文化人才梯队,实现了文化人才优势互补促地区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广泛吸纳各界文化名人,成立大兴区专家艺术委员会,邀请文化(文艺)界知名专家参与艺术生产,重点剧目创作、修改、加工和提高,重大活动策划、创作、评审、设计等工作,为全区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出谋划策。指挥家王瑞璞、词作家车行、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京韵大鼓演员种玉杰等都已成为艺委会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创大型现代评剧《银杏庄》,荣获第七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和第九届中国评剧节参演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编创舞蹈《新居》《都市白领》,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舞蹈门类大奖“群星奖”,并在全国巡演10余场。原创京剧《南海子》,多次亮相各大剧院及活动现场。
加强供需对接和配送服务,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每年结合需求调查,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开展“千人培训工程”,按照“以需定供”的培训机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培训区、镇街、村社各级文化骨干,并将培训纳入区委组织部备案,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出台《大兴区群众文化组织员管理办法》,按照“有专人、有岗位、有制度、有考核”的“四有”基本要求,采取区、镇街两级财政保障的办法配备文化组织员,于2015年实现全覆盖,当前,全区组织员人数达到701人。为将组织员培养成为基层文化队伍中一支强有力的力量,全区形成了一套“选、管、育、考”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也真正实现了“带动一批人、活跃一个村、占据一定地位”的目标。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