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在6个省区设立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包括南京、苏州和连云港三个片区。
《总体方案》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其中,江苏自贸试验区以“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战略定位,经过3—5年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园区。位于江北新区的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将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意义
自贸区是我国新一轮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是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重要载体。结合江苏自贸区及其南京片区的战略定位,考虑历史、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南京自身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导向,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的获批,可以从五个方面集聚高端和创新要素,引领南京高质量发展。
加快创新名城建设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根本动力来源。作为长三角的唯一特大城市、江苏省省会、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新时代南京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新阶段。南京科教资源十分丰富,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因此,无论是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背景需要,还是现实资源禀赋优势的结构性特点,均决定了南京加速建设“创新名城”的必要性,这也是南京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所在。自贸区的设立无疑为“创新名城”建设带来了重要契机,这就要求南京在加快推动自贸区建设中,必须将“创新名城”建设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加快推动自贸区建设,必须聚焦创新的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和法治化,以此为依托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提升省会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
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是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基本功能和使命担当,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实践特征和基本经验。如何按照江苏省委常委会的战略部署,努力将南京建成“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影响力强的特大城市、国际化程度高的历史文化名城、幸福感强的宜居宜业城市”,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问题。加快推动自贸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建成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这一重要战略目标,以此为契机和依托,不仅要加快提升南京的自身发展水平和提高城市能级,又要能够面向全省,在支撑、带动和辐射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省会城市的应有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