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脑波特质测评系统引得观众们纷纷前来观看并体验。当天,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的活动在这里开幕。 本报记者 饶强摄
“双创是北京发展的金名片。”在昨天举行的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活动启动仪式上,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表示,北京双创一直在全国走在前列,当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双创已成为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双创让首都北京彰显出新的时代魅力。
科技型企业每天新设200家
今年上半年,北京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707亿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中关村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领域实现总收入1.9万亿元,占总收入的81.2%……
在介绍北京双创发展情况时,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王英建表示,双创向更深层次迈进,促进了本市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
截至目前,本市已拥有20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超400家众创平台,3万个支撑服务双创发展的创业服务团队,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成为了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2017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新设立科技型企业11.2万家,相当于每天设立200家。“这些双创主体力量为北京科技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王英建说。
作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创业环境最活跃,创新创业成效最显著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双创也在迭代,逐渐从单点创新创业向生态链协同创新转变,同时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软创新向以智能硬件为代表的硬创新和软硬协同方面转变,更是从个体创新创业向高知识群体协同创新创业转变……
硬科技孵化有了“硬”平台
一直以来,在北京诞生与涌现的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始终引领全国双创发展。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变革集聚迸发的背景下,像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硬科技,更是打造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北京在这方面正在抢抓机遇,布局一批硬科技孵化平台,为这些领域的科技型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昨天,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对外发布了27家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平台。
所谓硬科技孵化平台,指的是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内,依托专业技术平台和孵化服务资源,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型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配套条件的孵化服务机构。同时,平台还提供办公空间、创业辅导、投资融资、产业对接、媒体推广等创业服务,促进项目熟化,促进企业成长和支撑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今年遴选的27家硬科技孵化平台,地域覆盖范围广,落地在海淀、昌平、丰台、亦庄、房山、大兴、怀柔等多个中关村分园。建设主体多元,分别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央企业、市属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主导建设。此外,平台聚焦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技术前沿性更加突出。
他表示,下一步将对这些平台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支持这些平台加大设备投入、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提升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他还透露,每个平台年度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