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之重器的创新未来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9-29

  无锡已连续五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前十名。但不曾料想,到2014年,无锡GDP值仅仅超过8000亿元,增速不足1.7%,外界一度将其解读为“发展停滞”的阵痛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无锡重新调整发展思路,扬长助短,2017年GDP跃上万亿门槛,名义增速高达14%。

  晋级“万亿俱乐部”固然可喜,但对于无锡来说,这座产业大城积蓄的产业动能并未完全爆发。除了物联网产业方兴未艾,并形成全球最大物联网产业集群之外,作为曾经的“南方硅谷”,无锡的集成电路即是复兴,更是创新的跨越发展。而且,无锡找到了一条高效的产业积聚之路。

  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的集成电路企业,无锡正在构建一个半导体产业积聚的超级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将积聚全球最顶级的人才、技术,并涵盖设计、制造和封装等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环节。现在只是开始,但未来已经不远。

  构建产业链的“基础设施”

  尽管不如物联网产业那么耀眼,但集成电路在无锡已经初具规模,产业创新能力也初露峥嵘。

  目前,无锡已拥有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7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2017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年产值达892.7亿元,同比增长11%,模拟芯片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堪称中国“第一军团”。

  成绩领先绝非偶然,是无锡敏锐地抢占全球技术创新竞争高地,以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落地。可以说,在国际产业博弈日益“阳谋化”的今天,一座产业大城主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无疑具有承载国家使命,为国分忧的担当。

  60年前,当物理学家沃尔特·布拉顿像往常一样写下他的实验日记,他不曾预料,一个时代即将开启。这个实验的主角是一个比火柴棍短,但又比火柴棍粗的半导体放大器,后来,它被命名为点接触式晶体管。点接触式晶体管是人类打开晶体管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作为关键技术,它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工业粮草”。这扇大门被推开后,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为今天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奠定了基石。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一度规划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但由于技术力量的薄弱,以及当时制造业配套的不足,“中国芯”的崛起并没有成为现实。目前,中国制造业特别是IT产业所需的芯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且二者进口差额每年都在950亿美元以上。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逆转,尤其是“中兴事件”爆发后,芯片主导国如美国对我国采取了的一系列经济制裁,再次倒逼“中国芯”自主研发提速。

  事实上,无锡早已未雨绸缪。长期以来,基于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地位,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等同步发展。按照这个战略定位,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把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放在了五大突出产业中的首位。

  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机遇期。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安君向《南风窗》记者兴奋地展望了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他认为,按照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在逼近物理极限,已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为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次国际转移铺好了道路。而且,无锡还有产业基础和相关配套。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