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确立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省委、省政府也作出推进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纳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规划,赋予徐州发展的历史新定位。
市金融办一位负责人表示,为紧密契合国家、省对徐州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加快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17年8月,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决定着力建设徐州金融集聚区,是推动全市金融业实现新一轮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发展环境,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打造“资金洼地”、提高地方经济金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持续优化金融生态、集聚金融资源,特别是主动参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创建,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基本形成了更加多元完整的金融生态圈,为建设金融集聚区奠定一定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人行徐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唐志新认为,长期以来淮海经济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急需一个区域金融中心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当前从政策机遇、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金融优势4个维度分析,我市具备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和优势,十分有必要性,也有很大可行性。”这位金融界的资深专家称。
高起点规划 大手笔谋划
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高级规划师葛赢介绍,按照相关要求,市规划局于2017年9月组织开展了市金融集聚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最终,徐州金融集聚区项目定格在徐州新城区昆仑大道以北、彭祖大道以东、元和路以西、太行路以南的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385万平方米。该区域位置优越,原为新城区规划建设的现代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 已建成面积近30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加强地块的混合开发、融合开发功能,规划形成了宜居示范居住区、沿肖庄河规划滨水商业文化娱乐区、金融商务办公区、公寓办公商业综合区等4大功能区。
本次规划聘请国际知名规划设计机构设计建设方案,既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经验,又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按照金融集聚区的设计,沿昆仑大道将以点式高层错落布局,分布工农中建交等银行总部,形成金融集聚区的鲜明形象;并沿汉风路和昆仑大道交叉口布置10万平方米体量SHOPPINGMALL(超级购物中心),通过双地铁上盖的TOD开发(公共交通引导的开发)提升活力。力争到2020年,该集聚区完成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一期项目建设,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50家以上、全市占比50%以上;到2022年,完成二期项目建设,集聚各类金融机构300家以上、全市占比达到80%以上,基本建成准海经济区体系最健全、业态最多样、功能最完备、品质最高端的金融集聚区,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力、在徐州经济跨越发展中具有牵引力的金融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