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具有昆明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路子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1-14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全会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高质量打赢全面小康收官战,高标准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昆明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全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努力走出具有昆明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路子。

  推进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

  溪 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昆明市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年。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趋势下,进一步加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谋划与部署,走出具有昆明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路子,将为昆明全面打赢小康社会收官战打下决定性基础。

  充分认识昆明经济持续向好趋势,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2020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尽管如此,昆明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向好的态势仍未改变。这主要表现为:

  昆明经济来到了转型发展的“窗口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得昆明的区位、生态资源进一步凸显,2019年,昆明有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预计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增长20%,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5%,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13%。

  昆明经济面临着战略机遇的“交汇期”。“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众多政策在昆明交汇叠加,可以预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昆明已经迎来新一轮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交汇期”,必须抓紧谋划。

  昆明经济呈现出质量、效率和动力的“三大变革”。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近年来,昆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由2009年的0.273提高至2018年的0.331,提高了21.2%,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拉萨除外)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18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其中,在绿色、开放和共享3个维度名列全国前列,展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产业支撑不足,特别是工业不大不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较慢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二是创新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资源整合不够,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由此可见,加快结构优化步伐,强化创新引领,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进一步明晰产业主攻方向,加快结构优化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的思路,优化重大产业规划布局。唯有明确各地产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的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其次,要强化创新引领,把创新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从昆明发展质量指数相关维度来看,昆明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维度的排名仍然比较靠后,可以说,创新动能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对此,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消除产业创新链条中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脱钩的情况,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