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设在武汉。作为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军者,武汉不断以新动能为引擎,以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批集产业门户、生态门户、人才门户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逐渐形成。这其中,武汉软件新城堪称发展样本。
武汉软件新城占地3.4平方公里,位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示范区花山生态新城内,毗邻严西湖。由湖北省联投集团、亿达中国、东湖高新区合作开发,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截至目前,武汉软件新城已签约企业100余家,入园员工超过10000人,开启了花山“以产兴城”时代。按照规划,园区内将建设约14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宇。设置的研发中心、总部基地、国际研发基地、技术商务区和专属园区,可容纳近千家企业入园。
01 区位配套优势
如果打开武汉的地图,你就可以轻易的发现花山这个地方,它地处长江、北湖、严西湖、严东湖的交汇处。绿色三星花山生态艺术馆,严西湖右岸湿地公园,150公里环城绿道,严西湖大桥下穿47股轨道,创中国之最。
伴随着花山产业的迅猛发展,整个区域的配套也不断升级。2013年,光谷花山希尔顿开业,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最豪华的超五星级绿色生态酒店。2015年9月晶晶国际幼儿园开始授课,同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始授课。同时,花山郡小学计划2019年建成;省级示范小学和初中预计2020年建成。2016年3月,联投金港汽车公园签约落户花山,2016年7月1日,常家山国际运动公园正式启动。
距离软件新城不远的同济医院已经开业,光谷国际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等加紧建设。经严西湖大桥和东湖隧道,从软件新城开车仅5分钟就可直抵三环线,通达武汉三镇。
作为武汉光谷与美国硅谷“双谷合作”战略启动的首个项目,为了在光谷营造“硅谷式”环境,武汉软件新城邀请全球顶级设计事务所SOM进行项目概念规划,由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MVE进行建筑设计。软件新城的开发中,创新性地阐释“产城融合”,构建融自然、生态、人文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这里被称为武汉最美园区,与印象中或高楼林立、或地广人稀的产业园不同,武汉软件新城更像一座“城”。主干道的命名大多有个“花”字。在花城大道、花山大道两侧,是高矮错落的办公楼。各个商业体、住宅区、酒店、学校、医院等穿插其中。绿色廊道与森林、湖景相融合,高达50%的绿化覆盖率,让人目光所及,皆有绿色。
新城园区坚持100%的绿色建筑比例,50%的绿化覆盖率,为员工提供优美的办公环境;签约了至少100家品牌商家、发行8000张一卡通、5000个公共车位、20余条班车线路、1000套公寓,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园区还每年举办至少50余场文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让年轻人在工作的同时尽享生活的乐趣。
作为一个即将容纳千家高科技企业的软件城区,园区的设计者们丝毫不吝啬炫耀这座新城的科技感,包括园区一卡通、智能路灯&监测系统、绿色交通服务等,让园区内的衣食住行无忧尽享。
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硅谷的影子,但它又不是硅谷。因为要真正成为一座“城“,仅有产业还远不够,园区内住宅的规模也将达到50万平方米,并涵盖学校、医疗、文娱、运动、商业、交通、行政办公、居住8大类配套设施,让新花山人安于城中即可满足各类生活需求。
比如武汉软件新城的1.1期,借鉴了美国硅谷和硅滩的成功经验,有着洛杉矶圣塔莫妮卡Water Garden(水园)的影子。2、3期以尔湾为对标案例,借鉴了院落办公的规划理念 ,开放的空间、敞开式的办公、美食广场、咖啡、健身场馆等为员工创造了更多的“偶遇”和“碰撞”的机会,从交流中产生创新的思想。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越来越取决于智力资源。武汉软件新城高度宜居的环境带动高级人才的入住,高级人才带动高端产业聚集,高端产业落地收益又进一步带动宜居环境的改善。
02 产业集聚优势
武汉软件新城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向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同时着力打造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多个新型产业集群。目前,武汉软件新城已经形成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健康、文化与科技融合三大产业集群于一体的科技园区,成为中国“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武汉样本。
2013年10月份,世界500强IBM成为第一个入驻武汉软件新城的企业,世界第二大的网络传媒公司——法国阳狮紧随其后入驻;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飞利浦加入,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队伍更加壮大。随后,佰仟金融、天源迪科等互联网金融、软件信息领域的百强企业陆续将后台、研发中心转移至武汉软件新城。2017年,软件新城迎来了软件信息技术外包领域排名前五的三家公司——软通动力、中软国际、佰钧成。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