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7日上午,在第六期“左海大讲堂”上,上海浦东新区原区委常委、政协副主席邵煜栋就“上海浦东新区跨越发展的经验启示”,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界代表作了一场生动的主题报告。浦东新区开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何经验值得福州借鉴?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规划:集国际智慧“富规划”“穷开发”
邵煜栋说,浦东新区的规划,遵循“先用心,再用力”,就像“一块好料子,要设计好以后再动剪刀”。先是超前思考,采取“富规划”和“穷开发”的思路。“富规划”,即想得高、想得远,整体布局;“穷开发”,即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步实施。
同时,善用外脑,集国际国内专家智慧,博采众长,尤其在“小陆家嘴”金融城1.7平方公里的规划设计和单体建筑的设计中更是如此。
转型:“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结合
在发展中,浦东确立了主导产业,即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制造、商用飞机);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会展、旅游);以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创意产业。对耗能高、有污染、附加值低的项目即使投资额再高,也坚决拒之门外。
“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结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土地使用减量优化。以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项目引进时就确立考核指标,不及格的要责令其迁出。2009年上半年迁出企业26家,涉及产值20亿元,同时引入企业11家,增长产值200亿元。
另外,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浦东设立“营运中心”“研发中心”等,不把一般性生产型企业搬过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经费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
招商:“大鸟”叫声引“群鸟”落地
当前,福州正全面掀起招商引资工作新热潮,浦东新区在聚商方面有何有益经验?邵煜栋介绍,浦东新区在招商中,对外很少讲“招商”二字;在引资中,也很少谈优惠政策。他们还把“招商办”改为“投资办”。
同时,浦东新区“用落地大鸟的叫声,引观望群鸟落地”,紧紧抓住投资者的“兴奋点”;搞好学校、医疗、文化和宗教场所等配套服务,做好宜居文章;提高招商人员的素质,使“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做好预留后备项目,按照1∶3的比例做一个、看一个、想一个。
邵煜栋提醒,在招商中切忌不看对象,像背书一样空洞介绍;互相削价竞争,以邻为壑;硬拉对方签合同;乱收费、乱罚款,多重部门向投资者伸手;急功近利,为招商毁坏生态和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