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对标徐州 推动转型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8-09

  新时代洛阳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洛阳要建设的副中心和增长极,也必须是高质量的副中心和增长极。

  实践表明,只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的嘱托要求去做,我们的方向就明、路子就顺、效果就好、前景就广阔。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就到了徐州。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向全国释放出了“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的强烈信号。

  从“百里煤海”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从老重工业基地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再到现代服务业高地,近年来徐州的精彩涅槃,吸引了全国大批学习考察者。

  6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市长刘宛康带领洛阳市党政考察团来到徐州,围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A

  徐州之“石”,提供城市转型“活”样本

  为什么是徐州?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近年,徐州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从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民生转型入手,聚力打造“四个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特别显著的成绩,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6亿元。

  据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洛阳与徐州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两者同为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

  不仅两市发展条件相通相似,更重要的是,徐州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洛阳学习借鉴。

  经济总量上,徐州已远超洛阳。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徐州的邳州市、新沂市、沛县上榜2018年全国百强县,洛阳则无一入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正如李亚提出:“徐州的发展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走出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过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过程,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过程,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过程。”

  同时,徐州和洛阳历史相通、文化相融、民俗相近、情感相亲,特别是资源相似、产业相关,长期以来有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进入新时代,二者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为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便利条件。

  B

  对标先进,探寻产业转型创新“真经”

  到徐州,看什么?

  两天时间,洛阳市党政考察团行程安排满满——

  看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云龙湖,徒步参观沉水廊道、万福广场等工程,切身感受徐州城市景观设计建设的优美、大气和精致。在潘安湖湿地公园,感受从百年矿区到生态公园的华丽转变。还考察了徐州规划馆。

  看科技创新:在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详细了解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孵化、成果转化等情况。

  看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学习徐工集团近年来加快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思路举措。

  “与徐州相比,我们的城市绿化、水生态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迎头赶上。”

  “徐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转型发展步伐很快,县域经济发展可圈可点,我们也要进一步厘清思路,快步跟上来。”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