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接续、企业体系优化等各方面均取得新的进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
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乳业全球化转型方面:伊利、蒙牛2017年销售收入双双突破600亿元,圣牧高科、富友联合圣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试生产,乳制品产业链不断延伸;化工产业新型化转型方面:久泰能源煤制乙二醇项目加快建设,二期180万吨对苯二甲酸等下游精细化工项目可行性研讨积极开展,新型化工产业发展提质加速;能源产业清洁化转型方面:大唐托电五期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全面投产达效,通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大唐托电超低排放改造等清洁能源项目按计划推进,清洁能源利用领域继续扩展。上半年,全市食品、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共完成产值496.4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为70.7%。
二是新兴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升级方面:开沃新能源汽车于7月21日启动生产,新建整车制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部达产后形成1万辆大中型电动客车、10万辆电动物流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能力,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新材料产业规模升级方面:中环光伏四期、欧晶科技二期等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太阳能级硅单晶产量增长1.5倍,半导体级硅单晶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年底形成360万片8寸晶圆生产能力,开启高端硅材料发展进程。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升级方面:金宇国际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二期人用疫苗和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即将启动建设,金达威辅酶Q10扩建成品药、神元生物生产基地、金河佑本生物疫苗等项目加快推进,以生物疫苗、生物保健品为代表的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逐步清晰。上半年,全市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完成产值207.69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9.6%。
三是骨干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工业百亿元级骨干企业培育工作,初步选定第一批13户规模大、潜力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向百亿元迈进,范围涵盖乳业、电力、化工、医药、光伏、装备等主要行业。这些企业在全行业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等方面起着“领头雁”的重要作用。上半年,13户培育企业平均完成产值21.4亿元(不含未投产的3户企业),同比增长11.2%。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培育,这些企业将有力带动行业发展并不断吸引配套企业入驻,成为呼和浩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承载主体”。
四是中小企业扶持取得新突破。经过实地考察,初步选定25户左右工业“小巨人”重点扶持企业,范围涵盖特产食品、特殊药品、特种装备、特色配套等“专精特新”行业,每户企业都具备自主品牌、自主技术、自主产品,户均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由于规下企业统计制度不规范,实际产值可能更高)。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这些企业将有力推动产业链完善和产业集群形成,成为呼和浩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