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万元补贴也难留养老业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0-19

  人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但南宁的民营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地位低,工作辛苦,薪酬相对不高,因此少有年轻人去养老机构。

  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虽然有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但养老机构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当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如果想要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目前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而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稳定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跳槽频繁

  养老院好的护理员留不住

  在得知自己在家丽怡康馨园做的工作是护理员,也就是伺候老人时,46岁的韦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跟着有经验的护理员做了几天。对于一个从农村来的妇女来说,伺候老人她还能接受,比之前在南宁街头的打短工要在踏实一些。

  然而在干了一段时间后,韦女士发现伺候老人并不轻松。喂饭、清理失能老人的大小便,推老人去院子,为老人擦身、翻身,每天重复这些琐碎的护理工作也是挺累的。

  国庆前的一天,韦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干了3年,算是做得久的了。农村的家里没几亩地,没什么收入,在这里包吃包住,还买了“五险一金”,一个月还能拿2700多元,不错了。

  家丽怡康馨园总经理黄巍称,曾经有两位非常麻利的护工,来养老院之前,在南宁火车东站搬砖头打短工。来这当护理员熟悉工作后,很受老人的欢迎。后来还送她们去广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免费学护理。然而,去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回来后就辞职了。

  原来她俩回农村后,村里人听说她俩在养老院伺候老人,都嘲笑她们,这让她们很难过,辞职后去学月嫂、当保姆去了。

  南宁东海养老院李院长对此深有同感,“现在养老院是找场地难、缺资金、招人难。”在东海养老院,来做护工的大多是农村妇女。为让她们尽快上手护理老人,李院长经常送护工培训,然而这些学成回来的护工没几天就走了。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