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着力“互联网+农业”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7-12

  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努力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全市农业经济开局平稳,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小麦长势普遍较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平稳,但生猪生产面临下行风险。

  一、农林牧渔业生产主要特点

  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65.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8亿元,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7亿元,增长4.0%。

  冬小麦苗情长势较好。由于去年秋季小麦播种基础扎实,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加之去冬今春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全市小麦安全越冬,顺利返青,小麦苗情长势良好,群体合理充足,个体敦实健壮,均衡一致。截止3月底,全市一类麦田面积186.13万亩,占总面积的58.1%;二类麦田面积107.7万亩,占总面积的33.60%;三类麦田面积17.2万亩,占总面积的5.36%;旺苗面积9.59万亩,占总面积的2.99%。一类、二类苗情面积占总面积91.7%,比去年高3.3个百分点;全市小麦平均亩茎数84.93万,单株分蘖4.56个,单株主茎叶片数7.87片,四叶以上大蘖3.07个,单株次生根6.86条,总体苗情比去年稍好,具备了丰产丰收的前期基础。

  (三)蔬菜生产稳步增长

  全市进一步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和基地建设,积极调整蔬菜生产结构,着力推广先进种植、栽培和管理技术,加快蔬菜生产和营销机制建设,蔬菜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据统计,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7.4万亩,总产85.25万吨,同比增长0.9%。

  (四)林业生产快速发展

  二是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平稳,生猪出栏下降。一季度生猪出栏87.2万头,同比下降2.1%;活家禽出栏1349.1万只,增长4.5%;牛出栏12万头,增长0.5%;羊出栏66.8万只,增长4.6%。

  (六)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第一季度,全市渔业生产面积9.31万亩,产量2.1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基本持平,渔业保持平稳发展。

  二、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粮食生产。尽管今年小麦苗情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但也是潜在危险最大的一年。一是去年冬天气温偏高,虫卵及病菌基数高,后期发生病虫害的几率大大提高。另外蚜虫、麦蜘蛛等病虫也应引起关注和重视;二是由于去冬今春温度偏高,小麦返青拔节期雨水充足,长势旺盛,后期存在倒伏的可能性。

  2、畜牧业。 畜牧业投入不足。农民和企业自筹资金能力有限,由于畜禽养殖的市场风险高,金融机构对畜禽养殖贷款一直持谨慎态度。养殖行业贷款的门槛高、准入难,额度小、融资贵、用款周期短,规模养殖户难以得到贷款支持。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养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产品质量不高。现有的龙头企业安于现状,风险意识和拓展意识不强,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缺乏竞争力。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滞后。全市养殖业仍处于粗放性管理阶段,规模小,周期长,品种杂,效益低。专业技术人员和畜牧人才缺乏系统专业的长期培训,知识结构老化,服务技能低,跟不上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求。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力量薄弱,缺少专业技术骨干,在指导农民发展畜牧生产、科学养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难。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粪污排放量大,处理设施成本较高,养殖户不愿投入。目前,养殖场(小区)粪污出栏主要是通过简单处理后直接对外排放,这给周边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引发了矛盾。风险压力逐渐增大。劳动力、饲料、水电、防疫等成本费用上涨过快,畜禽养殖进入了高投入、高成本时代。

  3、土地流转不畅,制约了规模种植户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土地的集中就成为了首要的条件,但是现在的状况是土地分散经营,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现在农业生产成本还相对过高,如果每户只是种植一两亩耕地的话,难于形成规模经营,并且将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所以很多规模种植户都表示由于土地流转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他们规模种植的发展和实施。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