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特区经济的先行者,过去40年里,深圳走过了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科技创新之路,成为全球创新重要的节点城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的今天,有紧邻香港这一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深圳,在发展AI产业方面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深港合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在为本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源源不断地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各界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化,这些都是深圳打造AI“硅谷”的优良条件。
目前,从AI翻译、AI疾病筛查到迎宾机器人,不少深圳企业正在将AI技术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覆盖机器人、手机、疾病筛查、金融等多个领域,深圳众多行业正在与AI技术深度融合。《2017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显示,全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有15.5%位于深圳。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王维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将给深圳提供几十年一遇的产业机会,未来5-10年,深圳极有可能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成为比肩硅谷的国际一流创新产业和科技研发基地。
而在去年高交会期间举办的“中国国际人工智能高端领袖峰会”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优在致辞中表示,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专家、团队和技术会聚深圳,共同把深圳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高地。
落地效率高为产业创新提供原动力
“深圳的技术创新从来不是关起门‘闷’在实验室做的,而是面向市场、面向广大消费者。”李泽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深圳创新根基是有产业技术核心,而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让AI产品的落地速度非常快,同时消费者不断提升或者变化的需求也给了深圳AI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升级的动力。
近年来,深圳着力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制造、服务和国际合作基地。王维嘉认为,行业应用领域广泛是深圳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深圳人工智能发展在医疗、教育、安保、金融、生物医学、能源、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于今年5月获得1.28亿美元的A轮融资的无人驾驶初创企业Roadstar.ai的CEO佟显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解释了公司在硅谷和深圳设双技术研发中心的原因,对深圳为AI企业在此发展提供的外部环境给予了肯定:“深圳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完备的硬件产业链,做无人驾驶不光是做算法,从硬件到软件到集中,都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深圳在成本和产业链上有优势。”佟显乔还介绍说,“国内复杂的城市道路状况能为无人驾驶提供最好的试验样本。征服中国道路,就能征服全世界。”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