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一步为“高精尖”企业提供便利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6-25

  海淀工商分局日前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品牌29条工作措施(以下简称“海淀29条”),意在从5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海淀29条”中明确提出放宽“高精尖”企业注册经营场所条件、创新小微企业采用“集群注册”的方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困扰企业在注册时的难题。业内人士分析,企业注册效率不仅影响企业生存和运营,也直接关系到北京经济转型发展的品质与速度。

  解困“高精尖”企业注册难“海淀29条”分为5个方面,包括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16条、服务政府决策的措施3条、服务消费维权的措施3条、服务城市治理的措施6条、健全内部机制的措施1条,共29条。其中,属于争取海淀工商在全国或者北京市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13条,政策已经实施海淀工商争取领先的创优措施16条。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发布的“海淀29条”中明确,将进一步为“高精尖”企业提供便利,解决企业注册难题,缓解经营场所资源稀缺。

  “海淀29条”中提出,海淀区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争取北京市工商局和区政府给予相关授权,根据《北京市鼓励发展的高精尖产品目录》,针对鼓励发展的“高精尖”企业放宽住所(经营场所)条件。企业住所、房屋用途互通适用,大大放宽了除住宅以外其他用途房屋的注册条件。

  北京市在相关规定中明确,企业在注册时,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的地址,首先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北京市相关规定,也就是说企业选定的注册房屋必须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而且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房屋用途与企业从事的经营活动一致,简单来说即“权属明确,用途一致”。

  这对于想在海淀注册公司的企业来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海淀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这里是全国高校最密集的区域,小米、今日头条、微软等高科技企业巨头扎堆儿,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地。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再加上地处北京的中心城区,海淀区产业空间资源日渐稀缺。

  眼下,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布局“三城一区”,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以创新驱动北京经济全面转型发展,提质增效。需要指出的是,“高精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化的产业生态,离不开完备的产业集群。对于符合北京市产业定位、适合在海淀区发展的“高精尖”企业,给予相应的产业环境,无疑将提速它们的成长。另一维度,“海淀29条”也反映了海淀对“高精尖”企业的渴求。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