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求贤若渴,引才汇智。这两年来,哈尔滨人才政策迭出,这里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高层次人才、紧缺实用人才纷至沓来。很多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而来,让这座城市更具活力,冰城市民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了这些研发团队的新成果。
不去“北上广”
基因研究团队落户哈市
黄新杰,海归博士,一位“80后”CEO,他在接受新晚报采访时说,把公司总部落户在哈尔滨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他所在的哈尔滨精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市重点引进的生物科技领域的高新科技项目,是东北三省首家专注于应用基因测序技术,开展辅助性诊断的医学检验机构,辅助一些遗传性出生缺陷的检验,如单基因遗传病、遗传代谢病、耳聋、肿瘤等。公司的核心团队是一批博士、硕士。他们分别从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留学归来,在国内外知名生物公司任高管。
创业之初,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都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而他们最终选择了哈尔滨,不仅仅是因为这项技术在东北地区尚属空白,更因为这里对于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的一系列政策,而且政策的落地也实实在在。
除了用地等支持政策外,对于优秀人才团队也给予相应资助。安家费博士10万元、硕士5万元,生活补贴博士一年2.4万元。2017年,政府给予该团队核心成员安家费、生活补贴80余万元。
不仅如此,这些海归人才的职称问题也让人社部门放在了心上。黄英杰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由哈尔滨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向上级提出申请,走“绿色通道”评上了高级职称。
作为对第二家乡的回报,目前该公司单基因遗传病检验项目已经投放市场,与市第一医院、哈医大二院等合作。日前,哈市一名新生儿出生2个月后,黄疸不退,且引发了肝损害,治疗无效。后来,通过黄新杰团队提供的基因检测,发现是一种“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改变治疗方案后,孩子终于好转。
五大配套政策
引来各类高端人才
像黄新杰这样的优秀人才团队的引进,还有他们带来的高科技项目的落地实施,是哈尔滨近两年来实施人才政策的一个缩影。
2016年末、2017年初,哈尔滨制定并密集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及五项人才配套工程实施方案。
《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是其中的“纲领性人才政策”,其中首次提出了“五项人才工程”,一个月后,又出台这项人才工程的具体的配套方案。
小微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更为普遍和迫切,在当月,哈市人社局又出台了《关于2017年小微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人才发展资金扶持的通知》,对小微企业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取得发明专利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给予资安家费和生活补贴。
“不仅要引进博士,服务重点产业的优秀的本科生也是人才引进的重点。”作为“英才计划”的延伸,《哈尔滨市关于进一步吸引培养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随后出台。其中首次提出:哈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单位,引进的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本科生发放生活补贴,资金由市人才发展资金承担。并且为在哈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提供周转公寓,三年内免费入住。
清洁能源、新材料等
成重点攻关领域
清洁能源、新材料、科技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健康科技、电子商务、生物工程、物联技术……按照一系列人才政策,在哈市人才资助项目的清单上,这些都是支持的重点领域,也无疑是冰城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的支持对象包括创业创新、留学人员,还有院士站。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鑫达公司院士工作站。蹇锡高院士工作团队,从事新型高性能树脂深加工应用技术开发。
政策落地发力,通过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五项人才工程及哈尔滨市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引进人才支持政策,到2017年末,采取各种形式为我市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37人。其中,博士38人,硕士及副高职以上人才612人;柔性请进4位院士、24名市政府特聘专家,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5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引进博士及副高职以上人才37人,28个外国专家项目请进外国专家101人;资助17个高层次人才携带项目来哈市创新创业,为4名获得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配套资助。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