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城。1979年建市,被当地人戏称为“只有一条马路一盏路灯的地级市”。1980年,借着改革东风,珠海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由此拉开了经济特区发展的序幕。40年的拼搏奋斗,成就了珠海一片锦绣山河。珠海金融业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干劲,在这片锦绣山河上泼洒下浓墨重彩,创造出众多领风气之先的创新举措,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发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 珠海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快速发展
事件: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此为起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也相继发卡,我国银行卡正式进入产业化建设新阶段。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66.93亿张,其中,信用卡数量5.39亿张。
征程:多年以来,珠海在完善政策环境、支持市场建设、鼓励创新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培育了银行卡市场,推动了银行卡支付体系建设,在银行卡业务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截至2017年末,珠海市29家银行机构合计发行金融IC卡超1000万张,全市布放POS机具7.8万多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了26.38%和20.52%。长期以来,珠海市人均POS刷卡量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银行卡已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联合相关部门,有步骤、有阶段性地推进珠海市现代支付便民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以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应用为切入点、突破口,与支付工具创新、推动粤港澳支付同城化等重大事项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创下了多项国内第一。2013年9月,珠海市横琴新区率先发行银联多币种卡,这是我国境内首次推出自己品牌的外币卡,在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5年6月,横琴莲花大桥穿梭巴士受理金融IC卡项目正式上线,进一步加快粤澳支付同城化进程。截至2018年4月末,莲花大桥穿梭巴士受理闪付支付532.95万笔,金额2445.38万元。2015年12月,珠海横琴自贸片区在全国首次发行商事主体电子证照银行卡,实现了企业办理商事主体业务及银行金融服务的“一卡通”,有力提升了企业投资便利化水平,成为广东自贸区又一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2016年以来,为促进港珠澳大桥通车缴费便利,珠海开始打造支持受理境内各类银联卡、支持扩展境外银行卡和叠加增值应用服务的“银联移动支付应用平台”,有利于满足三地居民、境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的支付需求,打造粤港澳优质便民生活圈。
首笔对南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落地 珠海先行先试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事件:2009年10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一笔由巴西统一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汇入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款项,金额为386万元——这意味着我国首笔对南美地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珠海成功落地。该笔业务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巴西当地监管所需的各种手续和头寸调拨,使得跨境结算顺利完成。这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早期的重要突破,同时,也为早期我国与其他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征程:自2009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启动以来,作为全国首批5个试点城市之一的珠海,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多个指标领先全国。2017年,人民币在珠海跨境收支中占比高达58.3%,位居全省第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4月,珠海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达8872亿元,服务境内主体(企业和个人)3683个,交易对手方覆盖144个国家和地区。
在试点业务初期,珠海先后实现了第一笔进口付款人民币结算、第一笔与澳门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付款业务、第一笔与南美的人民币结算等多项全国第一。伴随业务深入发展,珠海跨境人民币业务种类基本实现全覆盖,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点心债、熊猫债等大批新业务纷纷落地。自试点启动以来,珠海已有超过50%的进出口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跨境投融资业务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一度超过八成。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